大摩:Q2小米料迎來潛在拐點 印度市場仍面臨巨大挑戰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小米得益於其新推出的紅米系列,預計第二季度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比爲13%,排名第三位,高於第一季度的11%,但較去年同期的14%略微下滑。這同時意味著小米二季度智能手機交付可能達到3200萬至3450萬部,同比下跌12%至18%,但環比增加5%至13%。

大摩認爲,二季度交付量的提升,預示著將迎來潛在拐點。

根據Canalys初步數據顯示,雖然Q2整體需求疲弱,但全球智能手機Q2出貨量同比下跌11%,較Q1降幅有所收窄。大摩認爲,去庫存已步入正軌,將在二季度末基本完成。

有跡象表明,大多數供應商的庫存已恢復至更健康的水平,供應商正在爲未來的市場復甦做準備。

OPPO、vivo、傳音和小米也正在不斷擴大其在200美元以下價格品牌的市場份額。

摩根士丹利給予小米“增持”評級,目標價15港元。

不過,此前大摩的另一位分析師埃裏克·伍德林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小米未來恐在印度市場面臨更大挑戰。

該報告預測,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未來十年內將增長三倍,達到900億美元,到2032年將佔全球智能手機增長的100%。在這個分析師看來,印度崛起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爲個人消費繁榮奠定了基礎。他認爲,蘋果和三星屆時將成爲最大受益者,而小米則將在印度市場面臨挑戰。

據外媒報道,小米計劃擴大其在印度各地的實體店網絡,這一戰略掩蓋了其在印度不斷萎縮的市場份額。小米印度公司總裁Muralikrishnan B表示,

經過多年通過電子商務渠道建立銷售後,該公司將擴大其在該國的實體零售網絡。

路透社週日的報道中沒有詳細說明將增加的商店數量以及推出的時間表。

Muralikrishnan表示,在印度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小米打算與多家供應商合作,幫助銷售該公司的其他產品,例如電視和安全攝像頭。小米目前在印度擁有18000家門店,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

他還指出,小米在印度的實體零售業務“遠低於”其在線銷售業績,這使其智能手機競爭對手在該國獲得了市場份額。

今年前三個月,韓國競爭對手三星電子以620萬部的出貨量領先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其次是中國廠商Vivo和Oppo。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