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護城河的盡頭是開源,怎麼回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ChatGPT推出以來,OpenAI一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之王。但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自去年11月推出以來,OpenAI的聊天機器人已經顛覆了教學、寫作、技術和許多其他領域,並且令Meta和Google等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各地的科技公司CEO在過去六個月裏都在努力推出ChatGPT插件。

到目前爲止,OpenAI的競爭護城河似乎是萬無一失的。

不再是唯一的入局者

“護城河”一詞由巴菲特提出,指的是公司抵禦競爭對手對其攻擊的可持續競爭優勢。例如,科技領域最著名的護城河之一是微軟將其軟件與Windows捆綁在一起,這意味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是使用Word和Internet Explorer等產品長大的,直到谷歌推出了Google Docs等免費競品。

與此類似,OpenAI一開始就表現強勁。ChatGPT的免費版本在11月份推出時是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互聯網應用程序,在短短兩個月內就擁有了1億用戶。數百萬人通過ChatGPT首次接觸到由大型語言模型支持的高級人工智能,這是一個主要的競爭優勢,而且OpenAI推出免費版本的聊天機器人是一個天才之舉。

但是,入局比賽的人越來越多。

本週,Meta宣佈通過與微軟合作推出Llama 2,這是一個巨大的新人工智能模型。兩家公司將其描述爲“開源”,並表示將免費提供給開發人員用於研究和商業用途。

一篇宣佈Llama 2的博客文章稱:“我們相信,開源對於當今人工智能模型的開發是正確的,尤其是在技術快速發展的生成領域。”

現在,開源社區對Llama 2是否開源存在爭議。根據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條款和條件,每月活躍用戶超過7億的公司需要獲得Meta的特別許可才能使用Llama 2。這實質上阻止了Meta最大的競爭對手使用該模型,但它與非營利性開源倡議制定的開源定義相矛盾。

與OpenAI的ChatGPT不同,Llama 2沒有易於使用的消費者界面。它針對的是希望使用該模型來爲其應用程序和服務提供支持的技術和企業用戶。

也就是說,Llama 2現在是一款強大的工具,可供渴望從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獲益的所有公司使用。即使它不是嚴格開放的,但它也是廣泛免費的,而後來的OpenAI模型則不是。早期印象表明Llama 2與ChatGPT的表現相當均勻。

人工智能公司Hugging Face的研究科學家Nathan Lambert週二在Substack帖子中表示,Llama 2在數據質量和訓練技術方面涉及“實質性技術擴展”,其“微調的聊天模型似乎與ChatGPT處於同一水平”。

Lambert寫道:

“這對開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對閉源提供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爲使用這種模式將爲大多數公司提供更多的可定製性和更低的成本。”

GPT-4的質量問題

OpenAI的第二個問題是質量。

整個人工智能社區越來越意識到,GPT-4的反應變得有點愚蠢了。

媒體曾報道稱,部分原因可能是對模型進行了徹底的重新架構,這似乎加快了聊天機器人的響應時間,同時降低了響應的質量。

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週二發表的一篇論文表示,該模型在解決數學問題、生成代碼和對敏感問題做出有意義的響應方面變得越來越草率。

隨著競爭對手的出現,尤其是當ChatGPT最初的新鮮感逐漸消失時,OpenAI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本月,網絡分析公司Sametime估計,從5月到6月,ChatGPT網站的全球桌面和移動流量下降了9.7%。

作爲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第一個受歡迎的入局者,OpenAI的聊天機器人具有先於谷歌、Meta和其他公司吸引數百萬人想象力的優勢。但開源模型始終是威脅。

今年5月,Semianalysis博客發佈了一份據稱來自一位匿名Google工程師的備忘錄,警告稱開源模型最終將超越封閉模型所能做到的任何事情。這篇論文的標題是:“我們沒有護城河,OpenAI也沒有。”

在Llama 3發佈之前,OpenAI可能需要接受這一點。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