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軟着陸?經濟學家:並非所有國家都這麼幸運

最近幾周,大西洋兩岸的市場都出現了上漲,而且,英國緊隨美國和歐元區,總體通脹率的下降速度快於預期。

英國通脹創下有史以來單月最大降幅,同比從8.7%下降到7.9%。隨著英國的通脹終於回落,諮詢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歐元區首席經濟學家Claus Vistesen稱,“最後一隻靴子落地了”。

“在所有主要地區,我們都感覺到了希望的曙光”。

央行接近“最後一程”?

儘管目前預計出現深度衰退的人數已經比去年少了很多,但許多經濟學家警告稱,央行將在將通脹可持續地恢復至2%的目標的“最後一程”上面臨困難,因爲如果加息過多,將導致失業人數增加。

市場已幾乎確定美聯儲將在本週三進一步加息25個基點,但投資者押注這將是美國利率的峯值,美聯儲可能會在2024年初開始放鬆政策。預計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本月也會繼續加息25基點。投資者不再預期英國利率會飆升至幾周前押注的6.5%。

一些人認爲,歐洲央行也可能接近暫停加息。週二,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中最鷹派的成員之一克拉斯·克諾(Klaas Knot)表示,

7月會議之後的加息“絕非必然”。

加息的滯後影響仍未顯現

然而,經濟學家們並不認爲數據的好轉意味著未來幾個季度的增長有了保障。一些人認爲,利率上調的滯後效應尚未顯現,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另一些人則認爲,如果經濟確實具有韌性,就業市場依然強勁,那麼央行最終將不得不採取比市場預期更強硬的貨幣政策。

大西洋兩岸的失業率仍接近歷史低點,官方數據顯示工資增長速度快於央行認爲與2%通脹率相符的水平。

花旗銀行全球經濟學家羅伯特·索金(Robert Sockin)表示,

如果沒有"勞動力市場條件的大幅放寬",各國央行要想讓通脹率回到目標水平,這在"歷史上是不尋常的"。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路易吉·斯佩蘭扎(Luigi Speranza)表示:

"在央行停止加息之前,我們需要看到失業率上升”。

他仍然認爲,加息的滯後效應將導致美國陷入衰退,並導致歐元區長期緩慢增長,目前歐元區通脹率爲5.5%,低於去年10月的10.6%。

軟著陸?未必!

一些經濟學家認爲,美國可能出現軟著陸,美國的通脹率已從兩位數降至僅3%。高盛集團現在認爲,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內進入衰退的可能性只有20%,理由是“金融條件放寬、房地產市場反彈以及工廠建設持續繁榮”。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Adam Posen)說,

在一個勞動力往往沒有多少議價權的經濟體中,美國通脹率可能會在不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下降。

但在工人權利更強的歐元區,期望通脹以類似的方式演變將是一種"英勇的假設"。週一公佈的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該地區可能將再經歷一個季度的經濟萎縮。

與此同時,波森表示,英國的政策制定者已經失去了公信力,他們正試圖不可持續地壓低公共部門的薪酬。

雖然政府已經解決了一些薪資糾紛,並以6.5%的新薪資提議阻止了教師罷工,但它尚未解決與主要醫生工會之間的破壞性糾紛。要扭轉公共部門薪資相對值15年來持續下降的趨勢,這將是一項更爲艱鉅的任務,因爲這已導致招聘和人才留用的問題日益嚴重。

在私營部門,在線招聘網站Indeed本月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招聘廣告上的薪資增速已大幅放緩,歐元區則趨於平穩,而英國仍在加速增長。

英國央行負責市場事務的副行長戴夫·拉姆斯登(Dave Ramsden)上週三提醒投資者不要過度解讀最新的通脹數據。他表示,

物價壓力仍然"過高",並強調利率制定者的關注點在於工資增長和服務業通脹。

諮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保羅-戴爾斯(Paul Dales)表示,

雖然他仍然預計英國的產出會萎縮,但連續收縮合計約0.5%,將是"我們有史以來最溫和的衰退"。

他表示,鑑於今年年初英國的前景黯淡的程度,

“這仍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基本上是軟著陸”。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