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暗示:若美國經濟實現軟着陸 下次衰退只會在四五年後

經濟學家喜歡說,經濟擴張一般不會“死”,只是被美聯儲“謀殺”了。

這也難怪在美聯儲自去年初以來已將利率提高了5.25個百分點後,預測人士一直在堅持不懈地預測經濟衰退即將來臨。但由於經濟增長保持穩定,他們推遲了衰退的開始日期。美國商務部週四公佈,第二季度美國GDP增長2.4%,好於預期。

實際上,從一個方面來說,美國在未來6個月進入衰退的說法也是不尋常的。這意味著目前始於2020年4月的經濟擴張將只持續四年,還不到1982年以來四次經濟擴張8.6年平均水平的一半

這顯示出美聯儲當前的平衡舉措面臨的風險:它希望利率上升到足以降低通脹的程度,但又不至於使經濟陷入收縮——即所謂的軟著陸。根據外媒的“精算表”,如果美聯儲能夠實現軟著陸,這將意味著下一次衰退可能只會在四五年後。

週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軟著陸一直是他的基本預測,他對軟著陸的信心已經增強。他在美聯儲政策會議結束後對記者表示:

“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看到了反通脹進程的開始,但對於勞動力市場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成本,這真是一件好事。”

鮑威爾還透露,今年早些時候曾預測經濟衰退的美聯儲工作人員,現在不再這麼認爲了。美聯儲工作人員的預測不一定反映政策制定者的觀點。

美國第二季度GDP報告也支持了軟著陸的觀點。2.4%的增長率高於經濟的長期趨勢,這主要歸功於商業投資。消費者支出增長相對緩慢,僅爲1.6%。按照美聯儲青睞的數據,第二季度核心PCE數據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僅同比增長3.8%。儘管仍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但這仍然是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目前的週期類似1981年前還是後?

避免經濟衰退的前景取決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商業週期。研究商業週期的學術機構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數據顯示,自1945年以來,美國經歷了12次擴張和13次衰退。

在1981年之前,經濟擴張平均持續3.7年,且通常因爲美聯儲爲應對經濟過熱和通脹而提高利率而結束。

在1981年,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沃爾克策劃了一場深度衰退,通脹開始長期下降,最終穩定在2%左右。在1984年和1994年,美聯儲在通脹真正開始之前提高了利率,經濟又保持了六年的增長。

有幾個因素延長了經濟增長週期全球化、勞動力快速增長和技術進步給成本帶來了下行壓力。隨著公衆開始預期較低的通脹,他們制定了相應的工資和價格。此外,油價的飆升在沒有引發更廣泛的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情況下逐漸消退。低通脹的自我維持性質意味著不太需要衰退來降低它。

1981年以來的四次經濟擴張持續了6年至近11年。而與此前相反,它們通常以某種金融崩潰告終,而非通脹,比如2001年的科技泡沫破裂,或2007年的房地產和抵押貸款泡沫破裂。

結束於2020年2月的創紀錄的近11年經濟擴張是獨一無二的,它不是被通脹或金融危機扼殺的,而是被新冠疫情和相關政策“扼殺”的。如果沒有這個,它可能還在繼續。

那麼,當前週期與哪一種具有更多的共同點呢?

如果是後者,那麼好消息是,過去導致金融崩潰的脆弱性和失衡現在似乎已經消失了。金融體系在2020年初的疫情關閉中倖存下來。

高利率通常會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金融危機。這一次,美聯儲在今年早些時候搞垮了三家地區性銀行。但到目前爲止,危機的蔓延有限,對銀行貸款的衝擊似乎不大。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在本週的一份報告中說,美聯儲或銀行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吸收了利率上升的很大一部分風險。隨著利率上升,美國國債價格下跌。好消息是,“美聯儲有任務、有工具、有頭腦、有數據、有經驗來應對銀行系統的緊急壓力”。

這次不同了?

從表面上看,當前的週期與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週期非常相似:經濟過熱,並受到通脹的困擾。

當美聯儲在1984年和1994年實現軟著陸時,失業率遠高於今天的3.6%,工資也在適度增長。換句話說,勞動力市場並沒有過熱。相比之下,正如鮑威爾指出的那樣,今天對工人的需求仍然遠遠高於供應。

在通脹遠高於目標水平、勞動力市場如此過熱的情況下,美聯儲從未實現過軟著陸。

不過,這次有一個貌似合理的理由是不同的。在過去,通脹通常是由過度需求引起的。這一次,更大的罪魁禍首是在疫情和俄烏衝突之後引爆的供應鏈和勞動力供應的中斷。

就目前而言,供應鏈正在恢復。此前因半導體短缺而停滯不前的汽車產量在第二季度同比猛增了20%。這使得企業能夠大幅增加對設備的投資,儘管設備價格出現了兩年來的首次下跌。

與此同時,對勞動力的強勁需求得到了供應激增的滿足:25歲至54歲的勞動力參與率現在比經濟衰退前要高。

儘管勞動力市場喫緊,但工資價格螺旋上升還不明顯。與1981年之前不同,公衆對通脹的長期預期是穩定的,在2%到3%左右。

但不確定性因素還有很多,且這些和過去是不一樣的,過去幾十年制約成本的結構性因素已經逆轉: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保護主義,全球化已經逆轉,人口老齡化削弱了勞動力增長。也許AI會提高生產力,但目前這純粹是假設

這些因素可能意味著,即使美聯儲在未來一年裏在不打擊經濟的情況下降低了通脹,也不能保證反通脹進程會持續下去。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