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終究是錯付了?調查顯示,科技股纔是投資者的真愛

雖然華爾街對人工智能炒作持懷疑態度,但這不妨礙他們押注2023年科技股將繼續大漲。

根據彭博社進行的Markets Live Pulse調查,514名受訪者中約有77%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增持科技股或保持不變。與此同時,只有不到10%的人認爲科技股泡沫很快就會破滅。在這種看漲情緒推動下,納斯達克100指數創下史上上半年最佳表現,並讓華爾街的專業人士措手不及。

然而,調查參與者並沒有全力投入這項技術。一半的公司不願意自掏腰包購買人工智能工具,從而幫助個人或商業生活,而大多數公司並不打算使用人工智能進行交易或投資計劃。

6_2307311525299231.png

所有這些都凸顯了在ChatGPT時代,公司難以在短期內從鉅額投資中獲利。Robert W.Baird&Co.的技術策略師特德·莫頓森認爲:

“近期的炒作已經結束了。”

隨著對未來科技需求的蓬勃發展,在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帶領下,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迄今已飆升超過40%。該基準目前市盈率約爲預期的25倍,高於近21倍的10年平均水平。企業高管們在本財報季花了更多篇幅地談論人工智能,而非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

與200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時期不同,人工智能並不完全基於猜測,因爲大量的實際應用已經在進行中,儘管還處於早期階段。行業巨頭紛紛推出新的人工智能產品,希望通過提高生產力的工具來吸引企業客戶。例如,微軟的Copilot服務集成到其無處不在的Microsoft 365軟件套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有效地撰寫電子郵件、總結文檔或處理數字。

6_2307311525322352.png

微軟計劃對Copilot服務收取每月30美元的費用,這將面臨來自Alphabet的競爭,該公司正在將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自己的Workspace應用程序中,例如Gmail和Google Docs。Alphabet還正在爲廣告商推出新產品,並正在測試一種供新聞機構使用人工智能撰寫文章的工具。

英偉達已成爲人工智能狂熱的典型代表,僅今年就上漲了200%以上。它是第一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的芯片製造商。29%的受訪者認爲,英偉達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從目前的第六大公司躍升至全球第二至第四大公司。

然而,即使人工智能進入工作場所,64%的人對新技術將在未來三年內勝任其核心工作的想法不屑一顧。與此同時,高盛集團經濟學家今年早些時候估計,70%美國人的工作將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的職位會被新技術取代。高盛表示,辦公室和行政支持以及法律職能是風險最大的部門。

6_2307311525331893.png

亞德尼研究公司總裁埃德·亞德尼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和量子計算的不斷進步,美國經濟有“合理”機會因生產力提高而繁榮。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我認爲這將會像咆哮的二十年代一樣。”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