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就業放緩 鮑威爾終於可以放心了?

美國服務業就業似乎正在放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許能稍微鬆一口氣了。

市場傾向於將勞動力市場降溫視爲判斷成功抑制通脹和停止上調利率的必要先決條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則特別強調了服務業的就業動態。在他看來,服務業(美容院、醫院、酒店等)比商品生產型企業對勞動力成本更爲敏感。如果想在勞動力市場中找到通脹壓力的話,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在這些地方,正如鮑威爾在上週的新聞發佈會上所指出的那樣:

“顯然,對於商品而言,供應條件正常化正在發揮重要作用,而支出從商品轉向服務的逆轉也在發揮重要作用。我想說的是,貨幣政策的效果與我們的預期差不多,而且它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非住房服務領域,勞動力市場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週五公佈的7月份就業報告顯示,企業和政府增加了18.7萬個崗位,略低於接受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的20萬個崗位。不僅如此,該報告還對前幾個月的數據進行了新一輪的大幅下調。在服務業就業這一關鍵問題上,鮑威爾應該會從最新數據中獲得不少慰藉。

有些人認爲,經濟放緩的速度不夠快,但這可能只是對數據的解讀問題。雖然服務業每月新增的就業崗位仍然比疫情前的正常時期要多,但顯然在朝著放緩的方向發展,決策者應該讓這一趨勢以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非決策者看到明顯的跡象,表明經濟趨勢發生逆轉,否則沒有必要對經濟施加更大的下行壓力,以免引發崩潰。

再仔細觀察一下,服務業就業崗位的增長已經低於疫情前的趨勢,這不包括教育和醫療服務崗位,因爲在這些崗位上,護士等崗位仍然存在結構性短缺,而且爲了應對公共衛生問題,必須彌補這些崗位的空缺。

這一分析還適用於其他衡量勞動力市場"熱度"的指標。例如,勞動者辭職的作用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爲它關係到工資上漲的壓力,並最終影響通貨膨脹。在新冠疫情期間,辭職人數激增,導致工人議價能力回升,並推動了名義薪資的上升。對工人來說,這是好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對央行行長來說,這卻令人不安。在對抗通脹的最後一程中,辭職率的表現可能是最值得關注的統計數據之一。根據上週二發佈的獨立勞工統計局數據,情況正在好轉。在所有重要的服務行業中,只有少數幾個行業的離職率仍高於疫情前的水平。醫療行業再次“一枝獨秀”。

總之,鮑威爾似乎最關心的服務業就業顯然仍在降溫。與此同時,通脹也在改善(除了美聯儲無法控制的汽油價格的隱性上漲)。這應該可以讓鮑威爾暫時放心。投資者也可以放心,因爲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決策者可能已經完成了本輪週期的最後一次加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