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購金潮尚未結束!今年上半年央行購金量再破新高

儘管土耳其的大量拋售減緩了第二季度央行黃金淨買入的速度,但截至2023年上半年,各國央行的黃金購買量仍創下了歷史新高。

世界黃金協會編制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總計387噸,創下該組織自2000年開始編制數據以來的上半年最高記錄。

在第一季度創下記錄後,由於4月至6月期間淨賣出132噸黃金,央行第二季度淨購買量有所下降第二季度,各國央行淨增加了102.9噸黃金儲備。 

土耳其是第一季度最大的黃金買家,但在3月份開始拋售。在三個月的時間裏,土耳其減少了160噸黃金儲備。世界黃金協會說,這是土耳其央行對當地市場動態的回應,不太可能反映出其長期黃金戰略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央行在6月份恢復購買黃金,其黃金儲備增加了11.4噸

第二季度還有其他央行賣家。哈薩克斯坦央行減少了38噸黃金儲備,烏茲別克斯坦央行出售了19噸黃金。這兩家銀行是今年第一季度最大的黃金賣家。對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央行來說,在買進和賣出黃金之間來回切換並不罕見。

俄羅斯、柬埔寨和德國央行報告稱,第二季度黃金儲備略有下降,這可能是由於鑄幣活動引起的。

6_2308071300146861.png

在2023年上半年,有9家央行是黃金的淨買家,其中,中國央行是最大的黃金買家,其官方黃金持有量增加了103噸。爲連續8個月購入黃金。目前,中國央行已將官方黃金持有量增加至2113噸,佔中國儲備的4%。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則是今年上半年的是第二大黃金買家,增加了73噸黃金儲備。

波蘭在4月份恢復購買黃金後,也在其外匯儲備中增加了大量黃金。波蘭的黃金持有量在23年上半年增加了48噸。 

2021年秋天,波蘭央行行長表示,計劃在2022年向其儲備增加100噸黃金。目前尚不清楚該行爲何沒有完成這一目標。而其最近的購買可能預示著該央行新一輪黃金購買潮的開始,以達到100噸的目標。

今年上半年,還有另外六家央行增持了黃金。分別是印度央行(10噸),捷克共和國央行(8噸),菲律賓央行(4噸)、伊拉克央行(2噸)、歐洲央行(2噸)以及卡塔爾央行(2噸)。世界黃金協會表示:

“第二季度的拋售活動幾乎沒有削弱央行黃金需求的潛在積極趨勢。”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3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24%的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71%的受訪央行認爲,未來12個月全球黃金儲備的總體水平將會上升。這比去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