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的歷史規律!美聯儲在降息前或需等待更長時間

隨著利率峯值在望,市場預計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即將退出加息週期並開始爲降息倒計時。

歷史表明,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和第一次降息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很短,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已經變得更長。隨著全球新一輪寬鬆週期的臨近,投資者應該牢記這一點。

有一點是肯定的——美聯儲正在盡最大努力抑制市場對其快速“轉向”的預期,以防止寬鬆的金融環境破壞過去18個月的抗通脹努力。

如果美聯儲預期的9月份加息25個基點被證明是最後一次加息,那麼被完全定價的第一次降息要等到明年5月,兩者之間相隔8個月,明顯長於幾十年前最後一次加息和第一次降息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研究公司William Blair的分析師理查德·德查扎爾(Richard de Chazal)發現,自1971年以來,一旦利率達到頂峯,美聯儲平均只會將利率維持在該水平5.5個月,然後就會再次下調利率。德查扎爾說,“過去,市場往往會低估加息和降息的程度。這一次,最後一次加息和第一次降息之間的平均相隔5個月會有點短,但9-12個月似乎並不那麼異常”。

SMBC Nikko Securities America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oe Lavorgna指出,如果回溯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18個政策週期,最後一次加息與第一次降息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更短,爲3個月。但最近五個週期的平均時間間隔爲7.6個月,是前者的兩倍多。

6_2308072125114601.png

同樣,根據外媒的計算,對50年來英國央行11次政策調整的歷史數據顯示,其最後一次加息和第一次加息的平均時間間隔爲6個月。然而,在1997年英國央行獲得獨立制定政策權限以來的4個週期中,這一時間間隔已延長至8.75個月。

爲什麼時間間隔更長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 關於貨幣政策變化與經濟狀況之間聯繫的著名看法是,貨幣政策決策與其對經濟的影響之間的滯後期正在變得越來越長,即使不一定更加可變。

對此有幾種解釋。

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通脹率高且不穩定,迫使各國央行迅速調整政策。隨後,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07年金融危機期間的“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期間,宏觀經濟波動性穩步大幅下降。

更好、更快地獲取信息意味著政策制定者現在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從理論上講,央行行長應該更加主動而不是被動,並且能夠制定稍微長期的政策。

此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通脹目標制、更加成熟的金融市場、央行更加透明的溝通以及更大的自主權,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與此同時,全球寬鬆週期似乎正在試探性地進行中。巴西央行是2021年初率先加息的央行之一,並在暫停12個月後開始降息。該央行上次寬鬆是在2015-16年,當時距離最後一次加息有15個月的時間間隔。這兩個時間間隔都比該國上世紀世紀90年代中期啓動雷亞爾計劃以來的任何時期都要長得多。

6_2308072125130852.png

澳洲聯儲已在兩次政策會議暫停加息,但似乎還遠未轉向。目前的市場定價表明,這一情況要到2025年纔會出現,這將是一個更長的時間間隔。

6_2308072125144453.png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