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恐懼我貪婪?高盛、小摩紛紛推薦“抄底”美債

對於25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來說,近期其迎來了一場“三管齊下”的衝擊:就在惠譽評級摘掉美國AAA評級光環之際,債券供應激增。幾天前,日本央行調整YCC政策的行動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日本資本回流的新時代可能即將到來。

現在,華爾街在一件事上達成一致:因上面幾件事而導致的美國國債拋售上週將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推至多年高點附近,這已經是超賣了。

在投資銀行的最新交易電話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告訴客戶購買30年期通脹掛鉤債券(TIPS),而摩根大通看好五年期美國國債

在他們看來,隨著此前市場對長期美債的押注接近10年來的高點,大量多頭頭寸的出清可能會加劇債市將要面臨的浩劫。不過,惠譽或其他機構最近的進展幾乎沒有提供有關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等經濟逆風的新信息。 

目前,經通脹調整後的30年期TIPS收益率接近2%,爲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於使長期利率跳升背後的三大因素,高盛並不買賬。以Praveen Korapaty爲首的高盛策略師在上週五晚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有幾個常見的原因導致市場拋售美債,但我們認爲沒有一個特別有說服力,我們傾向於在戰術上淡化最近的舉措。” 

Korapaty和他的同事們在報告中逐一駁斥了這些論點。

第一,他們認爲,在政策調整後,日本中國收益率有望走高,但日本投資者是否已經在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他們的答案是:幾乎沒有。這些高盛分析師表示,上週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主要發生在美盤時段,而非日本投資者最爲活躍的亞盤。 

6_2308081110103241.png

另外,考慮到中國財政部即將進行的標售帶來的供應壓力,投資者是否會要求長期債券獲得更高的風險溢價?高盛認爲,目前還沒有。在高盛看來,所謂的美國國債再融資規模僅略高於預期,而且此次發行實際上較少偏向於期限較長的債券。 

最後便是,信用評級下調對市場真的有影響嗎?高盛分析師認爲,這不太會對市場有所影響,因爲惠譽所提到的美國的債務高舉和政治失靈是衆所周知的。因此,高盛策略師總結稱,此次評級變動並“沒有新信息”。

現在,投資者在長期美國國債上的頭寸開始不那麼擁擠,但收益率仍接近當前週期的最高水平。包括Jay Barry在內的摩根大通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這表明“長債正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