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券商觀點彙總(2023-08-10)

宏觀

1. 東吳證券:拜登政府發佈的限制對華投資行政令較最初的設想明顯“打折扣”,該行政令短期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有限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與2022年2月所提出的完全禁止對中國一些高科技行業的直接投資不同,拜登政府新的行政令在禁止的內容和形式上都被大大削弱了。首先,該行政令在內容上只包括直接投資(如合資企業、私募股權、併購、綠地投資),但不包括被動式的證券投資。並且僅涵蓋人工智能、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計算這三個行業(剔除了生物技術和清潔能源)。這些行業被禁止的投資可能包括那些“敏感技術”,但這些“敏感技術”已經包括在對中國公司和機構的現有出口管制中。其次,該行政令採取了狹義的投資限制與廣泛披露要求相結合的形式。這種形式也更符合拜登政府與中國“去風險”(相對於與中國脫鉤)的戰略,即採用“小院高牆”的方式在科技領域實施精準打擊。另外,該行政令不會立刻生效。美國中國財政部將就限制的適當範圍徵求公衆意見,在45天內接受討論,隨後提出正式的規則提案。東吳證券認爲該行政令短期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有限

2. 華創證券:7月CPI和PPI同比雙雙爲負,但並不意味內需疲軟和通縮加劇,核心CPI環比創2013年有數據以來同期新高就是最有力的體現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7月CPI和PPI同比雙雙爲負,但並不意味內需疲軟和通縮加劇,核心CPI環比創2013年有數據以來同期新高就是最有力的體現。實際上,7月物價呈現的四條積極線索:第一,暑期出遊需求旺盛,出行鏈價格超季節性強勁,帶動核心CPI環比創2013年有數據以來同期新高。第二,房租季節性上漲0.2%,雖然仍低於疫前的中樞0.3%,但相較於過去兩年的0.1%,已有所修復,表明隨著經濟企穩回升(預計三季度GDP同環比均將上行)、青年就業情況或也在隨之好轉。第三,PPI同比見底,去庫或趨緩。從歷史經驗看,PPI同比領先於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PPI同比觸底回升,即工業品價格止跌,企業或將從去庫慢慢轉向補庫。第四,在經歷前期降價促銷後,隨著經濟回升,耐用品價格也環比上止跌回升或跌幅明顯收窄

行業

1. 國泰君安:受到政策刺激,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促進全產業鏈需求進一步復甦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看好新能源汽車銷量上行帶動產業鏈需求回暖。在新能源汽車下鄉以及購置稅減免延期等政策的刺激下,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促進全產業鏈需求進一步復甦。全年來看,銷量有望逐季提升,預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880萬輛。

2. 華金證券:GPU芯片需求持續增長,有望帶動先進封裝市場空間擴張,建議關注率先佈局先進封裝廠商等

華金證券研報指出,ChatGPT依賴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支撐,其出現標誌著通用人工智能的起點及強人工智能的拐點,基於大模型針對不同行業各類生成式AI迎來新紀元,未來算力將引領下一場數字革命,GPU芯片需求持續增長,有望帶動先進封裝市場空間擴張。建議關注率先佈局先進封裝廠商或已進入先進封裝技術成熟供應鏈材料及設備廠商。

3. 浙商證券:本輪一二線城市基礎好、政策放鬆空間相對較多,基本面復甦確定性強

浙商證券研報認爲,本輪一二線城市基礎好、政策放鬆空間相對較多,基本面復甦確定性強。以廣州爲例,城市更新推進主體以國企爲主,浙商證券認爲其他一二線城市推進城中村政策大概率會偏向使用國企。因此浙商證券認爲此次核心城市國企會享有基本面修復、政策放鬆和城中村推進參與機會較多三重利好。此外,核心城市基本面下行空間有限意味著地方國企風險可控,週期拐點確立之際抗風險能力強。

個股

1. 廣發證券:以美圖公司的商業化路徑爲例,產品定位逐漸聚焦爲工具賦能,訂閱付費的商業模式或成爲核心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美圖公司過去探索了基於軟件+硬件結合的收入模式,在互聯網流量變現領域也曾嘗試電商、短視頻、工具+社區等模態,最後迴歸工具定位,通過2C+2B圖片美化功能實現訂閱+單次收費變現;美圖公司22年實現了訂閱收入的高速增長,並不斷迭代產品功能提高付費滲透。短期來看,隨著妙鴨等輕量級AI寫真通過低價單次付費的模式破圈,或一定程度加速培育用戶爲工具產品付費的習慣,中長期夯實整體用戶訂閱付費+單次付費帶來的商業模式。互聯網類SaaS型訂閱收入的盈利模型也較爲清晰,我們看到美圖公司也開始實現穩定盈利。

2. 浙商證券:中國聯通業績穩健增長,股本回報率(ROE)、分紅比例持續提升

浙商證券研報指數,中國聯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18.33億元,同比增長8.8%;實現歸母淨利潤54.44億元,同比增長13.7%,派發中期股利0.0796元/股,同比提升20%。中國聯通淨利潤連續七年雙位數增長,基礎業務穩健發展;移動、固網加速拓展,移動用戶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移動ARPU值穩步提升;現金流情況表現良好,資本結構持續穩健,派息率持續提升。預計公司2023-202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82.51億元、94.96億元、108.43億元,對應2023-2025年PE分別爲20.2X、17.5X和15.4X。

3. 民生證券:中國電信算力平臺建設持續深化,雲計算和大模型等領域加速發展

民生證券指出,中國電信傳統業務穩步增長,產數業務保持高增速,高分紅強化投資價值;底層算力平臺建設持續強化,助力雲計算及AI大模型等領域加速發展;聚焦大模型和數據要素等新興業務的突破。預計公司2023-2025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13.62/346.54/379.68億元,對應PE倍數爲17/15/14x。近年來中國電信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整體成效顯著,雲計算、大模型、數據要素等新興領域加速發展打造第二成長曲線,爲公司構築核心增長引擎。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