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A股早餐匯:工信部名錄深化了磷酸錳鐵鋰產業化邏輯

【行情回顧】

1、昨日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82%,深證成指跌0.94%,創業板指跌0.73%。

2、兩市成交額7042.34億元,北向資金合計淨賣出46.39億元。

3、盤面上,房地產板塊逆勢走強,券商、多元金融等板塊漲幅居前。家居用品、新型城鎮概念、生物醫藥、建材、紡織服飾等板塊也漲幅居前。操作系統、信息安全、電信運營、遠程辦公、網絡遊戲、存儲芯片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近4000只個股下跌。

【要聞盤點】

宏觀新聞

1、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昨日主持召開中國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李強強調,要著力擴大中國需求,繼續拓展擴消費、促投資政策空間,提振大宗消費。加快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面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

2、昨日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升接受提問時表示,此前上調股票印花稅增加了香港特區政府的稅收,是疫情防控時期增收的舉措。未來是否下調股票印花稅,取決於香港特區政府。

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增加河北、北京、黑龍江、吉林、福建、重慶6省(市)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50億元,支持這些受災嚴重地區抗災救災及災後重建金融服務工作。

行業新聞

1、中國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區域內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和測試結果互認互通。

2、到2025年,浙江全省將累計建成充電樁230萬個以上、鄉村不少於90萬個。

3、四川省雅安市經開區發佈《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十五條措施》,鼓勵房地產企業促銷,團購優惠不限制跌幅。

4、深圳市印發《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提到依法打擊蓄意炒作、造謠抹黑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網絡黑嘴”。

5、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 《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業組建聯合體,通過“揭榜掛帥”聚力解決機器人產業短板問題和“卡脖子”技術難題。

6、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主持召開部務會議,會議強調,深入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升水利工程建設質量。

7、根據泰國稻米出口商協會的數據,亞洲大米基準品種泰國5%碎米在週三下跌至每噸612美元,上週一度上升至近15年來最高水平。

公司新聞

1、京東集團:2023年第二季度淨利潤達86億元,商家增長417%。

2、開開實業:“大健康”轉型相關業務發展都需要較長的培育期。

3、韋爾股份:擬以5億元-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4、寶新能源: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359.4%。

5、騰訊控股:第二季度調整後淨利潤375.5億元,同比增長33%。

6、碧桂園:“19碧地03”等兌付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繼續停牌。

7、安碩信息:公司目前主營業務不涉及互聯網金融概念。

8、華民股份:子公司簽署單晶硅片購銷框架合同,預計總金額55億元。

9、恆大地產: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機會參考】

工信部名錄公佈深化了磷酸錳鐵鋰產業化邏輯

近日,工信部公佈華爲奇瑞合作等四款錳鐵鋰車型,預計三季度發佈。由於磷酸錳鐵鋰能量密度比磷酸鐵鋰高15%,但是成本僅增加10%,所以磷酸錳鐵鋰的滲透率將逐漸提升,7月磷酸錳鐵鋰電池全球首次上車特斯拉,意味著離磷酸錳鐵鋰電池快速放量不遠了。工信部名錄的公佈深化了磷酸錳鐵鋰產業化邏輯。除工信部公佈的華爲奇瑞合作車型外,特斯拉Model3改款也將搭載M3P電池,改款車型預計9月上市,10月交付,後續Model Y改款有望搭載新款電池。此外,比亞迪騰勢也正計劃導入錳鐵鋰電池,預計2024年二季度上市,後續哪吒、奔馳等多家車企均加速推進將加快錳鐵鋰電池滲透率提升。另外,昨日寧德時代正式發佈“神行”電池,這是全球首個在磷酸鐵鋰上做到4C超充的電池。

鴻海投資的AI公司發佈邊緣運算芯片

鴻海集團投資的AI初創公司耐能智慧發佈了邊緣運算AI芯片KL730,瞄準智能駕駛與私有GPT應用,可降低大型語言模型的高運算成本,以及雲端傳輸可能引發的風險。ChatGPT對智能終端的賦能開啓新一輪“寒武大爆發”時代。未來AI運算將呈現邊雲協同的多層次算力網絡趨勢,AI訓練迭代優化等複雜性任務主要在雲端,實時、局部數據處理和推理任務主要在邊緣側,雲端+邊緣協同發展,賦能萬物智能互聯。根據國際電信諮詢公司STL Partners邊緣計算關鍵數據統計,到2030年,邊緣潛在市場將達4450億美元,10年複合年增長率爲48%。

蘋果有意將面容識別用於Mac產品線

據行業媒體報道,蘋果新獲得專利,名爲“用於確定計算設備用戶的光識別模塊”,主要關注點是將Face ID引入MacBook等產品,將用於筆記本電腦、桌面電腦等產品。根據數據,中國面容識別市場規模達45億元,隨著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下游應用持續增長,中經產業預計到2024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四年年均複合增速達23.3%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