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8月魔咒”後能否重振旗鼓? 華爾街吵翻天

在8月份之前,由於投資者紛紛湧入股市以及華爾街撤回了經濟衰退預測,標普500指數在今年前7個月內上漲了21% ,但過去三週下跌了約5%。 

對於更精明的市場觀察者來說,本月美股的疲弱表現可能是意料之中。從歷史來看,根據《股票交易者年鑑》的數據,在過去30年中,8月一直是美股一年中表現第二糟糕的月份,尤其是在總統選舉前一年。 

但今年8月導致美股疲軟的不僅僅是季節性問題。除了歷史性的悲觀趨勢之外,債券收益率也在飆升。隨著投資者降低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直在上升。在今年4月觸及約3.68%的低點後,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週一一度躍升近10個基點,遠高於4.3%。 

股票,尤其是高增長科技股,在利率上升時期很容易受到影響,因爲較高的借貸成本會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債券收益率提高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從比股票更安全的投資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再加上惠譽下調美國債務評級以及仍然暗淡的通脹前景,美股的低迷似乎顯而易見。

以下是華爾街投行機構和市場評論員對美股下一步走向的預測。  

高盛

該銀行策略師重申,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價爲4700點,比當前水平高出約 8%。他們認爲沒有理由爲8月份的暴跌感到擔憂。

高盛表示,隨著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下降,投資者仍有“增加股票敞口”的空間,而且隨著短線交易者轉爲看漲,未來幾周散戶活動應該會增加。 

與此同時,該銀行預計,隨著第二季度財報季結束,股票回購將會激增。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策略師上週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國消費者已經花光了疫情帶來的所有額外儲蓄,這意味著他們用於股票的資金減少了。因此,股市似乎將進一步下跌。

該銀行的量化專家Marko Kolanovic最終預計標普500指數今年年底將跌至4200點,比當前水平低約4.4%。 

摩根士丹利

在8月份的一份報告中,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部門的分析師指出,債券收益率飆升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首席信息官Lisa Shalett 表示,固定收益資產可以很好地對沖股市下行風險。

她寫道,“在完美軟著陸的前景顯示出脆弱跡象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希望將現金投入票面利率爲4.5%至5.5%的國債,因其將在股市疲軟時提供可觀的資本收益潛力”。

投資機構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Fundstrat的創始人湯姆·李(Tom Lee)週一表示,由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發表講話和英偉達發佈財報這兩大催化劑,投資者應該預計本週股市將上漲。

對於8月份之後的美股走勢,Lee預計標普500指數今年將創下4825點的歷史新高。上週他也表示投資者應該將本月美股遭受的最新拋售視爲逢低買入的機會。  

他說,“我們更多地認爲這是‘8月魔咒’的影響,而不是更大規模潰敗的開始,預計2023年底前市場前景不會發生變化。事實上,這最終將被證明是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

投資機構Stifel 

Stifel首席股票策略師巴里·班尼斯特(Barry Bannister)本月早些時候告訴客戶,美股的強勁反彈已經結束,投資者應該爲今年剩餘時間的低迴報做好準備。

根據他的說法,2024年第一季度仍可能出現衰退。他預計標普500指數今年年底將達到4400點,接近當前水平。 

電影《大空頭》原型邁克爾·伯裏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上季度,邁克爾·伯裏(Michael Burry)大舉買入標普500指數ETF(SPY)和納斯達克100指數ETF(QQQ)的看跌期權。

這一押注可能用於對沖Scion Asset Management投資組合可能在股市暴跌時受到的打擊,但也可能表達了徹底看跌的情緒。上述兩隻指數基金由特斯拉和英偉達等公司主導,伯裏過去曾多次警告不要投資風險資產。

去年春天,他預計標普500指數可能會暴跌50%以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可能會下跌。

投研機構Rosenberg Research創始人大衛·羅森伯格

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正準備迎接去年股市暴跌的重演。

他在上週的一段視頻中表示,標普500指數定價完美而脆弱。他指出,股票風險溢價,即股票與債券回報的預期差異,已跌至二十年來的最低點,標普500指數看起來被高估。

羅森伯格認爲,投資者應該放棄“極其昂貴”的股票,轉而關注“被低估和嚴重做空”的美國國債。

奇投資者傑里米·格蘭瑟姆

在最近的評論中,這位GMO創始人將當今的市場與互聯網泡沫進行了比較,他預測隨著經濟衰退的到來,股市將暴跌。

格蘭瑟姆表示,“我懷疑通脹永遠不會恢復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我們已經重新進入通脹適度上升的時期,因此利率也將適度提高。歸根結底,正如低利率會推高資產價格,較高的利率會推低資產價格。在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平均利率將高於過去十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