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前紐約聯儲主席比爾·杜德利(Bill Dudley)表示,美國債券牛市可能已經結束。以下是他的最新觀點。
誰能想到,美國國債收益率這個話題會激起如此強烈的熱情?6月下旬,在我預期收益率可能會大幅高於當時的3.75%時(推薦閱讀:前紐約聯儲主席:警惕長期利率飆升衝擊!大潰敗遠未結束),我遭到了一些激烈的反對。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一篇題爲《別做“傻瓜”》(Don 't Be a Dud)的文章中堅稱,10年期美國國債的價格將在夏季出現反彈,收益率最終將穩定在2%-3%的較長期區間。
我仍堅持我的預測。此外,我強烈懷疑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債券牛市已經結束。
我的預測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分爲三個部分。首先是r*,即美聯儲在既不阻礙也不刺激經濟增長的情況下設定的“中性”短期利率。我把它設爲1%。其次是平均長期通脹率,我認爲是2.5%。最後是期限溢價,即投資者需要補償長期債券風險的額外收益率,我假設爲1%。所以目標收益率就是4.5%(即三者之和)。
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根據過去10年的經驗預測,認爲r*、通脹和期限溢價都將下降,從而導致整體收益率下降。
但是,自那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目前已經漲至4.3%左右。但我不會因此而開始慶祝。因爲我的評估側重於長期趨勢,而過去一個月的上漲與強於預期的經濟等週期性發展有很大關係。我當然沒有預料到收益率會立即飆升。
也就是說,長期因素也很明顯。
首先,在利率高得多的情況下,經濟表現強勁,表明r*高於此前的預期。這已經開始滲透到美聯儲官員的預測中:在6月份的經濟預測摘要中,長期聯邦基金利率的中心趨勢略有上升。我預計官員們將繼續向上修正他們對r*的估計,儘管這可能不會反映在基於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估計中,因爲這些模型變化緩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時期數據的影響。
其次,美國政府的財政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上個月,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將今年聯邦預算赤字的估計從1.5萬億美元上調至1.7萬億美元,鑑於華盛頓的政治僵局,短期內這些赤字不太可能有所改善。隨著利率上升推高償債成本,以及嬰兒潮一代退休推高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支出,經濟前景可能進一步惡化。更大的赤字推高了r*,並通過增加向美國政府提供長期貸款的風險,推高了債券的期限溢價。
國債的供給將比赤字本身所顯示的還要大。首先,中國財政部必須借更多的錢來重建其在美聯儲的現金餘額,此前中國財政部爲度過最近的債務上限僵局而耗盡了現金餘額。此外,由於美聯儲正在實行QT(量化緊縮),中國財政部必須發行更多債券來應對美聯儲的削減。作爲QT計劃的一部分,美聯儲的持有量正在以每年9000億美元的速度下降,而且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兩年左右,即使美聯儲的利率政策發生轉向。
債券期限溢價是最難預測的部分。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溢價平均約爲100個基點。從那以後,它一直維持在零附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被視爲幾乎沒有風險。債券被視爲抵禦衰退的一種很好的對沖工具,也被視爲可以抵禦美聯儲貨幣政策因利率被釘在零下而失效的風險。現在,長期較高的通脹是一個更大的威脅,它可能會將期限溢價推高至2008年之前的水平。
我不會假裝知道債券收益率在不久的將來會如何變動。GDP增長、就業和通脹仍將是主要推動力。但從長期來看,模式已經改變,高收益率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