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隨著鋰需求的增加,全球可能會面臨鋰短缺的問題,一些分析師預測這種情況最早可能在2025年出現。然而,其他人則認爲需要更長時間。
惠譽解決方案研究部門BMI是預測2025年鋰供應出現短缺的機構之一。在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中,BMI將短缺主要歸因於中國的鋰需求超過供應。報告稱:
“我們預計2023年至2032年,僅中國電動汽車的鋰需求將年均增長20.4%。”
BMI表示,相比之下,同期中國的鋰供應量僅增長6%,並補充稱這一增速甚至無法滿足預測需求的三分之一。中國是世界第三大鋰生產國,鋰是電動汽車電池不可或缺的元素。
2021年全球鋰產量爲54萬噸,世界經濟論壇預計到2030年全球需求量將超過300萬噸。根據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預測,電動汽車銷量將在2023年達到1380萬輛,到2030年將飆升至3000萬輛以上。
德意志銀行鋰和清潔技術股票研究主管Corinne Blanchard表示,
“我們從根本上相信鋰行業存在短缺。我們當然預測供應會增長,但需求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
Blanchard預計到2025年底,碳酸鋰當量將出現約40000至60000噸的“小幅赤字”,但預計到2030年底,赤字將達到768000噸。
其他分析師認爲赤字不會這麼快出現,但仍然預測到本十年末將出現短缺。
根據Rystad Energy的估計,雖然更多的鋰礦和採礦勘探項目上線可以支持不斷增長的需求,但這只是“多續幾年命”而已。
這家能源研究公司表示,目前有數百個鋰項目正在勘探中,但地質的複雜性和耗時的許可過程仍然構成挑戰。根據路孚特數據,目前全球僅有101個鋰礦。
Rystad Energy副總裁Susan Zou估計,2023年和2024年鋰礦總供應量將同比增長30%和40%,礦商將在“全球推動交通電氣化”的背景下繼續開發現有項目和新建項目。
雖然這可能預示著明年全球鋰將出現過剩,但短缺可能會在2028年開始困擾供應鏈。
Zou補充道:“未來幾年,儘管全球鋰供應可能保持充足,但區域供應失衡仍然不可避免。”她指出,美國和歐洲的區域採礦和加工能力可能無法跟上隨著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
她表示:“到本十年末,全球電池供應鏈可能會再次出現鋰短缺,屆時供應增長可能無法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
Zou還預計,在這種情況下,鋰價格可能會飆升至2022年的歷史高位,這反過來又會增加電池生產成本。2022年11月,碳酸鋰價格曾飆升至近60萬元/噸的歷史新高,是2021年1月價格的12倍多。
Wood Mackenzie同樣預測,未來幾年整個鋰市場將出現供應過剩。然而,該諮詢公司負責金屬和採礦研究的副總裁Robin Griffin表示,持續的需求增長以及極少數項目在2030年代初期投入生產可能意味著市場可能會再次出現供應短缺。他表示,“主要風險可能來自新項目調試的延遲和新資產許可的延遲。”
Piedmont Lithium首席商務官Austin Devaney在郵件中稱,鋰礦從首次發現到成熟的鋰礦運營通常需要“10年或更長時間”。他表示,
“我們相信最終會有足夠的鋰來支持電氣化的需求。但在短期內,我們預計供應限制對鋰定價的影響將持續多年,甚至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