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虧損大大超預期!中國財政部恐有買不完的單

德意志銀行表示,英國央行在金融危機後購買的債券所造成的損失“將大幅高於此前預期”。

7月底時,英國央行曾估計,英國中國財政部需爲其資產購買項目(APF)提供1500億英鎊的補償金。

APF項目從2009年持續到2022年,旨在改善遭受2008年金融危機打擊的企業的融資環境。英國央行在利率處於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增持了價值8,950億英鎊的債券。

然而,英國央行去年年底開始進行量化緊縮,首先是停止到期資產的再投資,然後從2022年10月開始以預計每年800億英鎊的速度積極出售債券。

早在實施AFP時,英國中國財政部和英國央行就知道,早期利潤(截至去年9月爲1238億英鎊)將隨著利率上升而變成虧損。

然而,英國央行爲抑制通脹而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意味著成本上升幅度超出預期。就在英國央行開始虧本出售之際,雪上加霜的是,較高的利率壓低了所購買的政府債券的價值。

7月,英國中國財政部曾向英國央行轉移了143億英鎊,以彌補其量化寬鬆計劃的損失,比獨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3月份預測的數字高出54億英鎊。

德意志銀行高級經濟學家SanjayRaja指出,自9月份以來,中國財政部總共轉移了300億英鎊給英國央行,而且補償金額可能會繼續遠高於政府的預測,原因有兩個。拉賈一份研究報告中解釋道,

“首先,利率已遠遠高於財政監管機構春季預測中假設的水平。其次,英國國債價格進一步下跌——尤其是在曲線的較長端,由於英國央行爲加快退出APF項目而主動拋售國債,導致估值進一步下跌。”

英國央行已連續14次貨幣政策會議加息,將基準利率從2021年底的0.1%提高至15年高點5.25%。市場普遍預計下次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將第15次加息至5.5%。

雙重打擊

NatWest英國利率策略主管伊莫金·巴克拉(Imogen Bachra)表示,公共財政(以及政府金庫)會受到雙重打擊。他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一方面,QT遭受虧損,因爲當英國國債以低於支付的價格出售時,中國財政部承擔了英國央行的損失。這是預料之中的:英國央行在利率下降的環境下購買了債券,而‘成功’則由通貨再膨脹和更高的利率來定義。”

“但另一方面,雖然量化寬鬆國債並未出售,但英國央行需向9000億英鎊儲備支付利率,這一儲備是爲購買購債而建立的。銀行利率升得越高,利息支出的成本就越高。”

他認爲,這可能會影響政府在2024年大選之前提供公共支出或減稅承諾的能力。英國央行通過印鈔或買賣債券產生的任何超出其所需資本緩衝的利潤都將轉交給英國中國財政部,重新用於公共支出。

“成本膨脹”

德意志銀行評估了英國央行準備金可能支付的淨利息成本,以及當英國央行通過出售或贖回債券時AFP債券價值的損失程度。

Raja得出的結論是,英國中國財政部在未來兩個財年補償英國央行的成本將比OBR在3月份的預測高出約230億英鎊,本財年爲487億英鎊,明年爲381億英鎊。之後兩年內,隨著銀行利率的下降和AFP總體規模的耗盡,這一數字料大幅下跌。

Raja表示:“不僅通脹高於預期,英國央行的補償成本幾乎肯定會高於五個月前的預期。”他補充說,政府償債賬單的額外壓力將這反映在財政大臣亨特的秋季預算聲明中。

“好消息是,由於過去幾個月經濟走強,政府收入大幅增長,總體借貸仍可能低於OBR在秋季財政報表中的預測,從而掩蓋英國央行APF賬單不斷膨脹的成本。”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