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房地產行業動態彙總(2023-09-05)

1. 央行北京分行:正在研究LPR改革之前的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方案,9月25日之前會向社會公佈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相關人士獲悉,LPR改革之前北京地區存在各個銀行的利率下限並不是完全統一的情況,一些房貸業務比較集中的銀行的利率下限可能高於其他銀行,這種不同銀行之間不一致的情況如何處理,目前仍在研究當中,但9月25日之前會向社會公佈。(21財經)

2. 瀋陽樓市新政:取消限購、限售,認房不認貸

9月4日,遼寧省瀋陽市房產局發佈《關於進一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通知顯示,瀋陽市將取消限制性購售政策,取消二環內限購政策,取消住房銷售限制年限規定,滿足居民購房需求。通知還提出,認房不認貸。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在本市無住房的,購買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按不低於購買首套住房的最低比例執行,不再區分是否有住房貸款(含商業性住房貸款和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以及住房貸款是否還清,住房貸款利率享受購買首套住房的利率。(澎湃)

3. 深圳購房置換買家增多,有意購房者增多

近日,爲更好滿足市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深圳積極執行“認房不認貸”等政策。在剛剛過去的週末,記者走訪了深圳的房地產市場,發現看房者有所增多。對於房產中介公司來說,短短幾天,他們的業務量也逐漸增加,其中佔比較多的是需要改善置換的買家。對於這些人來說,原本購房需要交納五到六成的首付款,現在只需三成首付。專家表示,“認房不認貸”一方面讓剛性需求得到了滿足,另一方面改善性需求也得到了釋放,提高了購房者的購房能力。(央視財經)

4. “認房不認貸”成效如何?深房中協:市場需求量上升,但轉化爲成交需要一定時間

9月4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簡稱深房中協)發佈數據顯示,第35周(8月28日-9月3日)深圳二手房(含自助)錄得641套,環比下降3.9%,二手房錄得量出現回落。前述錄得量,係指深房中協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起時間爲口徑統計的數據,並非最終成交過戶套數。深房中協指出,錄得量出現下降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上週恰逢颱風來襲,期間成交量較少;二是“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後,轉化爲成交需要一定時間。(中證金牛座)

5. 南京:放寬落戶政策,35歲以下大專生繳社保即可落戶

9月4日下午,南京市舉行解讀《南京市全力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佈會。南京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放寬人才落戶條件。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馬陽介紹,該局擬會同南京市人社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調整修訂《南京市人才落戶實施辦法》,在該政策中新增“35週歲(含)以下大專學歷畢業生,正在南京市繳納社保即可落戶”的內容。關於“推進戶籍準入同城化,長三角區域社保繳納年限均可累計納入南京市繳納年限計算”。馬陽稱,南京市公安局擬調整修訂《南京市關於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四區落戶政策實施辦法》,擴大社保累計認可範圍,由原來對“省內繳納城鎮職工社保累計認可”擴大到對“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繳納城鎮職工社保累計認可”,即在申請人滿足落戶基本條件前提下,對長三角區域社保繳納年限累計納入南京市繳納年限計算。

6. 福建寧德9月1日起執行“認房不認貸”,並取消搖號政策

近日,寧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7部門聯合出臺《關於促進中心城區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適應該市房地產市場新形勢,更好地呼應羣衆關注,促進中心城區房地產發展。該《措施》自9月1日發佈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自發布之日起,中心城區商品住房(含預售、現售)不再執行搖號銷售政策。爲促進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措施》貫徹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對於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或申請商業銀行貸款購買第一套住房的,首付比例可按照20%執行。

7. 天津:優化保障性住房供給,優化區域住房限購措施

天津市發改委已發佈了《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具體舉措分工方案。方案中提出了以下措施:優化保障性住房供給,將在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中適當增加住宅用地比例,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持續完善房地產調控政策,優化區域住房限購措施,支持大學畢業生等剛性住房需求,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更好地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市場,引導住房租賃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擴大房源供給,創新租賃住房投融資模式,通過多種途徑增加房源供給,並推動租購住房享受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8. 碧桂園擬對“21碧地03”等7只債券展期三年,餘額逾103億元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碧桂園(02007.HK)有意對“21碧地03”等7只債券展期三年,7只債券餘額約103.06億元。有持有人表示,在“16碧園05”未投票未成功的時候,公司已經與碧桂園進展談判,當時他們給出的方案是2023年到期的五隻債券一起談,方案和“16碧園05”一樣,展期三年,不同的就是增信措施,五隻債券共享一個增信資產包。該持有人表示,這次最終出來的方案是7只一起打包,共享一個資產包。不過,就“16碧園05”的情況看,雖然方案改善空間不大,“我們堅持再談談看”,最近還會繼續談判。(澎湃)

9. 融創中國:收到融創服務特別股息的使用,將受限於重組支持協議約定

融創中國已發佈日期爲2023年9月4日的補充說明函件,以通知計劃債權人(除其他事項外)融創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可能宣派每股金額不超過0.235港元的特別股息,及其可能對計劃債權人產生的影響(如有)。本公司收到的相關特別股息的使用將受限於重組支持協議的約定。此前於8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境外債務重組進展計劃會議通告,表示該計劃會議將於2023年9月18日上午11時在香港中環金融街8號國際金融中心舉行。另於7月28日,融創中國披露境外債務重組進展表示,在7月26日進行的召開聆訊上,高等法院作出了相關指示。根據指示,計劃債權人的會議將予以召開,以考慮及酌情批淮該公司與計劃債權人訂立的計劃安排,計劃會議的召開時間定於9月18日上午11時;同時,10月5日上午9時30分在高等法院召開呈請實質聆訊,以裁定是否批淮計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