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很快扭轉?摩根大通策略師:別太擔心油價推高通脹

加油站的油價是最吸引美國人眼光的成本之一:如果油價下跌,人們就會湧向加油站;如果油價飆升,這就是大家議論紛紛的話題。

不過,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寫道,“從經濟或投資的角度來看,真的不值得在2023年因油價飆升而對通脹感到擔憂”。

他自稱他也是一位憂心忡忡的人,但Kelly表示,就算這樣,他也不對油價感到恐慌,“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擔心”。

美國的“魔鬼”

石油價格就屬於不值得擔心的因素之一,儘管Kelly承認,幾十年來,石油一直是美國的“經濟魔鬼”。

多年來,推高油價的外國因素確實收緊了美國消費者的荷包:1973年的阿拉伯石油禁運、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都抬高了油價。

2023年的油價上漲也不例外。今年4月,歐佩克成員國宣佈他們將開始減產約115萬桶/日,以穩定市場。與此同時,歐佩克+成員國之一的俄羅斯也宣佈減少石油出口量。

美國無法控制油價上漲的事實可能是消費者如此擔心油價波動的部分原因,Kelly寫道:

“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美國,沒有比一加侖汽油的價格更廣爲人知的價格了,所以當汽油價格上漲時,美國人通常認爲這是通脹失控的跡象,導致消費者信心下降,企業更加謹慎。此外,對於許多中低收入的美國人來說,在汽油上花更多的錢意味著在其他地方花更少的錢,這會削弱消費,而消費是美國經濟的主要動力。”

6_2309151250161451.png

然而,Kelly強調,目前需求和供應方面的壓力都在緩解。例如,這位專家強調,對能源轉型的長期投資將抑制需求,而美國不斷增加的中國石油供應正在繼續增加。

因此,國正在擺脫作爲石油淨進口國的束縛,從而保護消費者免受外部影響。他寫道: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石油淨進口國,因此,當油價上漲時,美國消費者發現自己更窮了,而外國石油生產商發現自己更富了,然而,由於水力壓裂技術的成功,自2019年底以來,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爲石油淨出口國,2023年上半年,我們的石油和石油產品貿易順差佔GDP的0.1%以上。”

“別太擔心”

儘管人們對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親密關係進一步推高油價,並推高美國的總體通脹,Kelly補充說,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美聯儲有“祕密武器”

Kelly寫道,“我們預計明年通脹將放緩,當經濟不可避免地出現衰退時,我們預計美聯儲將扭轉近期激進的緊縮政策”。他補充說:

“一如既往,未來幾周投資者擔心的事情並不少,包括政府關門和汽車工人罷工,不過,就目前而言,投資者或許不應該過於擔心最近的油價飆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