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電池的嚴重依賴 令歐盟“憂愁”

一份提交給歐盟領導人的文件顯示,如果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到2030年,歐盟在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可能會像俄烏衝突前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一樣。

10月5日,歐盟領導人會議將在西班牙格拉納達舉行,據路透報道,這份文件是由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起草的,屆時它將成爲此次會議上討論歐洲經濟安全的基礎。

出於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經濟影響力的擔憂,歐盟領導人將討論相關建議,減少歐盟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以及對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多元化需求。

根據英國媒體《衛報》報道,當地時間9月14日,歐洲議會以515:34的投票比例,同意實現鋰和硅等關鍵原材料供應的多元化。據悉,這項提案將確保到2030年,任何原戰略材料的供應,從單一國家的進口不能超過65%,以減少鋰、硅原材料對外部的依賴。

《衛報》認爲,雖未點明,但中國是該法案中的主要目標。鋰和硅是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電池板所需要的關鍵材料,歐盟當前嚴重依賴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的上述原材料供應。

考慮到太陽能風險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點,歐洲當前迫切需要找到儲存能源的方法,以求實現到2050年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此次由西班牙政府起草的文件指出,

“這將使我們對鋰電池、燃料電池和電解槽的需求猛增,預計未來幾年將增長10至30倍。”

儘管歐盟在電解槽製造環節的組裝階段佔據強勢地位,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但它在電動汽車至關重要的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方面嚴重依賴中國。該文件強調,

“如果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到2030年,歐洲能源生態系統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與俄烏衝突之前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在性質上會有不同,但嚴重程度會是相似的。”

據歐盟委員會統計,2021年,即俄烏衝突爆發的前一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佔其消費總量的40%以上、石油進口占總量的27%、煤炭進口占46%。之後,隨著暫停了從俄羅斯購買大部分能源,歐盟能源價格遭受衝擊,消費者通脹飆升,迫使歐洲央行大幅加息,進而抑制經濟增長。

此外,文件還指出,鋰電池和燃料電池並非歐盟唯一脆弱的領域,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數字技術領域……預測表明,傳感器、無人機、數據服務器、存儲設備和數據傳輸網絡等數字設備的需求將在這十年中急劇上升。……歐盟在後者方面擁有相對強勢的地位,但在其他領域顯示出明顯的弱點。”

該報告指出,到2030年,這種對外國的依賴可能會嚴重阻礙歐洲工業和服務業迫切需要的生產力提升,並可能阻礙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的農業系統現代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