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新美聯儲通訊社”、“美聯儲喉舌”Nick Timiraos週一發文指出,雖然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有所上升,但這絕非易事,美聯儲的處境仍是如履薄冰。
在1990年、2001年和2007年經濟衰退前夕,許多華爾街經濟學家都曾宣稱美國即將實現軟著陸,即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
同樣,今年夏天通脹放緩和勞動力市場降溫的跡象,讓經濟學家和美聯儲官員更加樂觀,認爲這一難以企及的目標可能會實現。
但衆所周知,軟著陸的情景因很難實現而非常罕見。“需要很大的運氣”,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顧問、現就職於北方信託資產管理公司的Antúlio Bomfim說。
美聯儲官員在將利率提高至22年高點後,本週將維持利率穩定,因爲他們不想讓實現軟著陸的希望落空。
然而,這一目標正面臨四個威脅:美聯儲維持利率過高的時間過長、經濟增長加速、能源價格上漲或金融危機爆發。
蒙特利爾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師Peter Berezin表示,“美聯儲可能暫時實現軟著陸,但維持那種狀態的概率並不大”。
一旦經濟在很少或沒有閒置的情況下運行,任何刺激需求的事情都可能引發通脹。與此同時,Berezin表示,任何降低需求的行爲都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這一過程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他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出現經濟衰退。
首先,如果美聯儲長時間維持過高利率,就會使經濟面臨不必要的嚴重衰退風險。1995年,美聯儲官員在迅速轉向降息後實現了軟著陸,這是近幾十年唯一的成功案例。在截至當年2月的12個月內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翻倍上調至6% 後,政策制定者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可能過於激進,隨即從7月份開始轉向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通脹率已經恢復至約2%。而如今通脹率仍超過3%,政策制定者仍在努力抑制通脹。官員們聲稱,這次利率維持在高水平的時間將比近期任何緊縮週期要長,以確保價格壓力不會再度抬頭。
這正是Berezin擔心的地方。他說,在美聯儲官員停止加息後,“我擔心他們在利率峯值上‘暫停’的時間會比所需的時間更長”。這是因爲,剛加完息就降息可能被視爲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另外美聯儲也擔心重蹈兩年前誤判經濟形勢的覆轍。
此外,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如果通脹得到抑制,要避免經濟衰退,最終需要將利率保持在接近所謂的中性水平,即既不會刺激也不會減緩經濟增長。但正如鮑威爾所說,中性利率水平很難被識別。
其次,消費者支出和商業活動在去年放緩後再次出現加速跡象。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美聯儲官員可能會得出結論,除非提高利率,否則通脹下降的風險可能會停滯,從而增加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美聯儲通過加息來減緩經濟活動從而對抗通脹。這是因爲借貸成本上升和資產價格下降有助於讓公司高管減少支出和招聘。但迄今爲止,事實證明經濟對美聯儲的激進舉措具有令人驚訝的彈性,企業採取上述消極措施的跡象較少。
GlobalData TS Lombard首席美國經濟學家Steven Blitz表示,未來幾年的經濟可能會繼續受到政府爲緩解疫情影響而採取的大規模刺激措施所帶來的儲蓄和收入增加的提振。
Blitz表示,“從美聯儲的角度來看,最讓人困擾的是第二季度非金融企業盈利仍在增長,而股市也顯示任何跡象表明投資者預計本季度盈利將下降。而只要公司利潤仍在上升,就業就不會削減”。
他預計美聯儲官員明年就會知道現在的加息到底是太多還是不夠,留給軟著陸的空間很小。“加息最終將塵埃落地,而經濟則不然,它處於一個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中”,Blitz說。
第三,油價上漲可能會推高通脹,同時減緩可自由支配支出,從而降低經濟增長。曾在1994-96年擔任美聯儲副主席的經濟學家Alan Blinder說,這種“滯脹”衝擊“與試圖實現軟著陸時所希望看到的場景相反”。
歐佩克及其盟國的減產已將原油價格推升至10個月高點,並提高了煉油廠生產爲卡車、飛機和船舶提供動力的重質燃料時可以收取的溢價。柴油、飛機和船用燃料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扭轉近期因運輸成本下降而推動的反通脹進展,並推高從食品到建築等各種商品的價格。
類似的衝擊在歷史上有跡可循。美聯儲在1990年和2008年開始降息後,油價的上漲令美國經濟著陸的過程更加艱難。
上週五美國基準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約91美元,自6月以來上漲近30%。Berezin說,雖然“我認爲我們還沒有走到危險的哪一步,但如果油價再次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我肯定會開始變得更加擔心”。
在過去的幾次事件中,一次性供應衝擊導致的價格上漲通常不會迫使加息。但在經歷了2年半的高通脹之後,官員們現在有理由擔心新的價格衝擊會刺激通脹。官員們表示,消費者和企業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在決定實際通脹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第四,經濟可能會受到一些市場崩盤或地緣政治危機的打擊。許多分析師認爲,全球借貸成本短期內快速上升和過去加息舉措的滯後效應是誘發金融不穩定的根源。
2008-09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長達七年,此後利率小幅上調至歷史低位,直到疫情期間又回到零的水平。因此,一些金融公司和企業制定的投資或計劃可能依賴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低水平。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上週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利率進一步上調50個基點將給銀行和房地產行業帶來更大壓力。
他警告稱,隨著美聯儲縮減其8.1萬億美元的政府債券資產組合,加上美國預算赤字不斷擴大(最終需要向投資者融資) ,這兩者都可能考驗金融市場消化不斷增加的國債供應的能力,導致國債收益率波動加劇,從而在即便政策利率沒有調整的情況下,也會影響按揭貸款和企業債務的利率。
戴蒙說,“人們對這兩件事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認爲‘今天的消費者很強大’意味著未來幾年內經濟將持續繁榮是一個巨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