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想“破天荒”成大事?“別忘了兩大教訓”!

外媒指出,美聯儲正在制定以前從未實現過的目標:不僅經濟完美軟著陸,而且降息週期將是有史以來最慢的

美聯儲在本週的預測“點陣圖”中闡明瞭其在不損害經濟的情況下克服通脹的雄心,預計經濟增長將更爲強勁,而失業率將下降。

投資者關注的是利率下降幅度將低於此前預期的預測,從而推高債券收益率並損害大型科技股。但市場似乎只是表面上接受了美聯儲的預測。

雖然美聯儲明年的降息幅度將低於投資者的預期,但隨後它會將降息幅度分散至接下來的三年,因預計通脹仍在就業人數沒有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放緩。

這對美聯儲來說可謂是完美的方案,但歷史表明它不太可能成功

美聯儲的願望表明,它希望這次可以跳過利率政策歷史上的兩個教訓。第一個是,加息如爬樓梯,但降息如下電梯。幾乎每個利率週期都以快速降息結束,以前從未出現過美聯儲現在預測的如此曠日持久的一系列降息。

6_2309222300191841.png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大衛·凱利(David Kelly)表示,“他們似乎以爲可以慢慢降息。但事情從來不會這樣發生”。

即使在現代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軟著陸中,即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經濟走強和通脹抬頭,美聯儲在6個月後就停止降息。

美聯儲的希望是不同尋常的,它預計經濟增長將高於預期,而通脹仍能更低。

這並非美聯儲通常預期的經濟運行方式。如果通脹繼續下降,美聯儲將能夠降息。目前看來,美聯儲似乎過於謹慎了,它警告稱今年將再加息一次,明年僅降息兩次,而此前預測爲4次。

在政策制定者並不真正瞭解通脹下行原因的情況下,通過更長時間維持較高利率來拖延降息週期是有道理的。這也引出了第二個教訓:嚴重的通脹衝擊通常需要美聯儲多年維持令人痛苦的高利率,以防止第二波通脹襲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學家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過去成功解決通脹衝擊需要持續的緊縮貨幣政策,平均需要三年時間。在全球100多次通脹衝擊中,應對通脹失敗的最常見原因是該論文作者所說的“過早慶祝”,即通脹回落和央行放鬆政策。

經濟學家因此得出結論,在通脹衝擊之後,保持相當高的利率是正確的做法。美聯儲政策制定者預測明年年底利率中值爲5.1%,是通脹預測中值的兩倍。但他們也發現,應對通脹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一種強烈的權衡關係,抑制通脹所需的緊縮政策之所以奏效,是因爲它嚴重打擊了經濟增長。

從長遠來看,爲抑制通脹暫時犧牲經濟是正確的做法。任由通脹加劇最終對經濟增長來說更加糟糕。但迄今爲止,美聯儲的加息似乎幾乎沒有對經濟造成阻礙,至少不是IMF定義的那種能夠成功應對通脹的情況。

不過,IMF研究的一個缺點是,過去的大部分例子都來自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這與今天的情況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爲1973年至1974年的石油危機是在長期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股市泡沫之後發生的。但兩者之間也存在差異:如今的工會力量更加薄弱,而且由於互聯網的存在,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更加激烈。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風險是雙向的。

如果過去18個月的快速加息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對經濟產生影響(特別是由於長期固定利率債務推遲了痛苦),那麼美聯儲可能還會面臨更高的失業率,並最終將訴諸於快速降息

亦或是,如果經濟確實像看上去的那樣好,就業市場可能會保持緊張,通脹可能會上升,美聯儲將被迫加息,或者至少無法像政策制定者目前預測的那樣降息

這兩種情況都是合理的。但總而言之,最不可能的是,美國經濟將在未來幾年繼續穩定發展,從而使美聯儲在其預測成真的時候緩慢放鬆貨幣政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