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火速“去槓桿”!對沖基金加大做空力度

隨著上週華爾街遭遇跨資產拋售,對沖基金加大了對股票的做空,衡量對沖基金市場倉位的一項指標則創下了自2020年3月股災以來的最大跌幅

美股在人工智能的興奮推動下上漲了20%之後,從散戶投資者到基於規則的系統化交易員對美股的熱情都正在消退

根據高盛主要經紀商的數據,快錢投資者增加了他們的看跌頭寸,使得他們的淨槓桿率(衡量多頭與空頭頭寸的風險偏好指標)下跌了4.2%至50.1%,這是自新冠疫情初期深度熊市以來投資組合槓桿率的最大周環比降幅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跟蹤的對沖基金賣空增加,而摩根士丹利的客戶則以去年10月以來從未有過的速度削減淨槓桿率

美聯儲決心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更高的利率,這給已經捉襟見肘的市場估值帶來了壓力,從而助長了最近的悲觀情緒。在7月份的峯值,標普500指數的交易價格是預測利潤的20倍,比二十年來的平均水平高出27%。

6_2309260825145411.png

高盛對沖基金主管Tony Pasquariello在一份說明中寫道:“雖然我相信美國經濟增長的持久性和美國超大市值科技股的特殊性,但從目前的水平來看,我很難對明年的‘E’(每股盈利)或‘PE’(市盈率)感到興奮”。

淨槓桿率下降意味著所謂的聰明資金對股市的看漲立場有所減弱。另一個衡量對沖基金風險偏好的指標是總槓桿率,即多頭和空頭頭寸的總和。當空頭增加時,這一指標可能會與淨槓桿率趨勢相反,現在就是這種情況。由空頭驅動的總槓桿率上升意味著對沖基金越來越傾向於做空股票,而且他們這樣做的信念非常堅定。

標普500指數已從7月底的2023年高點下跌了近6%,目前徘徊在三個月低點附近。對於那些眼看著2023年的股市漲勢開始引誘投機人羣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懷疑主義的迴歸能夠防止市場過於火爆,那麼這或許是一個值得歡迎的消息。如果有的話,防禦性倉位可以爲反彈創造條件,就像去年10月發生的那樣。然而,把握反彈時機並非易事。

作爲一個以大膽下注而聞名的羣體,對沖基金過去慣於利用市場回落的機會加碼。高盛數據顯示,上週對沖基金的淨賣出金額達到了2022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摩根士丹利,客戶對昂貴的科技股、消費零售股和人工智能受益股加大了做空力度。

本月,高盛一籃子被拋售最多的股票下跌超過10%,讓空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包括Christopher Metli在內的摩根士丹利團隊在一份說明中寫道:“空頭增持集中在已經被做空的板塊。倉位也是價格走勢的一個明顯驅動因素”。

6_2309260825414792.png

然而,摩根大通的分析表明,空頭的整體表現並沒有像8月份的動盪時期那樣堅挺。上個月的此時此刻,該羣體的月度回報率持平,而市場卻大幅下跌。現在,在類似規模的大跌中,他們的持倉在9月份下跌了1.8%。包括John Schlegel在內的團隊認爲,這主要是因爲他們的多頭頭寸未能產生高於市場的回報。

他們寫道:“風險在於,這可能會發生逆轉,給業績帶來更大的壓力,如果市場繼續走弱,他們就會賣出多頭,如果市場迅速反彈,就會回補空頭。最好的環境可能是市場保持區間震盪,宏觀背景似乎有支持作用,但市場不會太熱”。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