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俄羅斯中國的燃料竟然突然短缺。
石油短缺加劇了克里姆林宮與俄羅斯能源公司之間的緊張關係,包括國家控制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的高管們下臺,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是總統普京的親密盟友。
本月,燃料價格(尤其是南部農業中心地帶的燃料價格)飆升,導致俄羅斯政府禁止柴油和汽油出口,從而引發了一場大戲。禁令生效後,俄羅斯中國油價暴跌,令俄羅斯企業鬆了一口氣。世界其他地區的柴油價格則不斷上漲,有可能加劇能源價格的飆升。
與2022年俄羅斯削減天然氣出口給歐洲帶來的痛苦不同,這次禁令的目的是限制高價格給俄羅斯中國帶來的經濟和政治影響。
俄羅斯的內鬥是俄烏衝突過程中的意外轉折。供應衝擊表明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經濟成本在不斷增加,不過分析人士說,這種衝擊還沒有嚴重到足以阻礙軍隊的發展。
俄羅斯政府和俄羅斯最重要的石油公司在中國能源市場的利潤與穩定之間的平衡問題上存在分歧。
這些公司最近收到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付款,以鼓勵它們在中國銷售更多燃料。爲了抗擊通貨膨脹,政府似乎一直在向它們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求它們優先供應中國燃料,卻不想向它們支付費用。
俄羅斯能源政治的內部動態是出了名的不透明。有些爭論是公開的,有些則是私下進行的。Rosneft最近解僱了交易主管Marat Zagidullin。其中一人說,他是在保安護送下離開辦公室的。這些人說,離職的還有化學品銷售主管Nikita Pakulin和Andrey Dobryakov,以及財務主管Alexander Polyakov。Rosneft解僱這些人是爲了追究燃料短缺的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爲了結束政府的指責遊戲。其中一些人說,雖然Rosneft的高管經常來來去去,但最近的人事變動並不尋常。
Rosneft發言人稱,《華爾街日報》提問中包含的信息“與事實不符”。公司員工輪換的唯一目的是提高效率,爲股東謀福利。在其他情況下,這可能是員工的“個人決定”。
在遏制向燃料公司的補償付款的同時,普京政府正面臨著通脹飆升、盧布疲軟和勞動力短缺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這些付款是對Rosneft等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石油產品的部分補償。政府會向供應商施壓以壓低零售價格,因此利潤往往比出口低得多。Rosneft、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Gazprom Neft)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等公司經營著大型煉油業務和原油鑽探業務。
由於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和盧布貶值,俄羅斯在去年俄烏衝突發生後支付了鉅額補償金。這使得Rosneft的利潤大增,根據一項測算,該公司的利潤在2022年增長了近10%,但代價卻是俄羅斯公共財政的流失和預算赤字的增加。
BCS全球市場高級石油和天然氣分析師Ronald Smith說:“突然之間,他們不得不每月向煉油商支付數十億美元,以補償他們在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交叉損失。這變得難以維持”。
據花旗集團分析師稱,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政府每月向石油公司的付款低至4億美元。在疫情封鎖期間,這些公司實際上是在補貼國家。俄烏衝突發生後,政府每月付款高達27億美元,相當於能源部預算的五分之一。
政府提出從本月起將付款減半,於是這些公司進行了反擊。分析師說,它們向海外出口了更多的石油和產品,同時關閉了一些煉油廠,以避免在中國銷售。
據分析師稱,一些獨立貿易商在俄羅斯批發市場購買燃料並以較高的國外價格出口,這進一步削弱了俄羅斯中國的供應。俄羅斯和沙特的供應削減使全球柴油價格上漲,從而使這一交易具有吸引力。
獨立能源分析師Mikhail Krutikhin說:“這些公司認爲,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無法獲得足夠利潤,這就是爲什麼他們寧願出口原油和任何可以出口的柴油”。因此,俄羅斯中國出現了一些短缺。這種情況從克里米亞開始,然後蔓延到俄羅斯南部。
俄羅斯政府進行了干預,上週禁止了大部分柴油和汽油的出口。政府沒有說明限制措施何時結束。長期禁令將對全球燃料供應產生重大影響。根據瑞銀的數據,俄羅斯約佔國際海運柴油市場的15%。俄羅斯的汽油出口量較小。
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說,禁令將抬高原油價格,因爲世界其他地區的煉油廠將不得不更加努力地生產,以彌補俄羅斯燃料的供應損失。
政府官員指責所謂的灰色出口,即在中國購買柴油,然後銷往國外。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能源部副部長帕維爾-索羅金(Pavel Sorokin)上週在俄羅斯國家杜馬(俄羅斯議會下院)表示:“不法參與者在中國市場購買商品並出口,因爲中國價格與出口價格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他沒有具體說明這些參與者是誰。
出口禁令的直接受益者是俄羅斯的農業。SovEcon公司總經理安德烈-西佐夫(Andrey Sizov)說,燃料價格上漲侵蝕了剛剛開始種植冬季作物的農民的利潤空間,儘管這並沒有影響收成水平。
關於石油短缺的爭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公開的。據塔斯社報道,在政府發佈禁令的前一天,國有企業Gazprom Neft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迪尤科夫(Alexander Dyukov)對記者說,任何旨在穩定中國市場的徵稅都可能適得其反。
Rosneft貿易主管Marat Zagidullin的下臺令人喫驚,因爲該公司成功找到了新的海外買家,並避開了制裁。
西方制裁的一個主要目的是限制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收入,而石油出口是國家收入的最大來源。俄羅斯挫敗了這些努力。它找到了新的買家、貿易商、船東和保險公司。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價格已經超過了美國規定的上限,從而增加了國庫的收入。
今年夏天,Rosneft達成交易,通過拍賣將其大部分石油產品出售給一批以前鮮爲人知的貿易商。熟悉內情的人士說,在這次成功的基礎上,該公司即將對明年裝運的石油進行新一輪拍賣。
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正在俄羅斯中國醞釀。中國燃料供應充滿了政治色彩,尤其是在大選前夕。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的非常駐學者Sergey Vakulenko說:“這甚至不是價格問題,而是燃料的實際供應問題”。他補充說,“政府試圖控制價格,以使石油公司以低於市場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從而加劇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