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隨著今年最後一段時間的臨近,市場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爲幾十年來最猛烈的全球貨幣緊縮週期終於接近尾聲。
然而,加息帶來的壓力纔剛剛開始顯現,隨著各國央行暗示利率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市場對其潛在衝擊仍然很擔憂。高利率具體會帶來哪些壓力呢?
1.房地產業承壓
沒有哪個行業比房地產行業更能感受到加息的影響,並且房地產行業仍受到疫情的影響。
一連串德國開發商陷入資不抵債,由於空置率觸及30年高位,倫敦寫字樓市場陷入“租金衰退”,美國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業務虧損不斷攀升,並警告未來還會出現更多虧損。
瑞典是歐洲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因爲其大部分房地產債務都是短期的,導致該國首當其衝。擁有包括醫院和學校在內的大片地產的瑞典房地產集團SBB,正忙於修復因嚴重虧損和現金減少而受損的財務狀況。
這場危機也殃及了瑞典最大的住宅業主Heimstaden Bostad。從斯德哥爾摩到柏林,這家擁有300億美元資產的投資者正在努力應對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短缺。
2.或掀起企業違約潮
企業債務違約已經開始增加,即使是在通常比較平靜的月份。
標準普爾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球新增企業違約數量達到16起,爲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是企業壓力正在積聚的最新跡象。
“市場上有很多關於企業壓力和隱性槓桿的討論,但尚未爆發。我們仍然認爲違約潮即將到來”,寶盛銀行(Julius Baer)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馬庫斯•阿倫斯帕奇(Markus Allenspach)表示:
“在低利率時代,美國和歐洲有很多殭屍企業,我無法想象它們在現在的高利率下如何生存。”
標準普爾預測,到2024年6月,歐洲垃圾級企業的違約率將從8月份的3.4%升至3.75%。
3.銀行業危機或捲土重來
自3月份的金融危機造成嚴重破壞以來,銀行業壓力已經從投資者的擔憂名單上消失了。
6月份,美國大型銀行順利通過了美聯儲的年度健康檢查。歐洲央行已要求各銀行提供每週流動性數據,以便更頻繁地檢查它們抵禦利率上升帶來的潛在衝擊的能力。
蘇黎世保險集團首席市場策略師蓋伊•米勒(Guy Miller)表示,與3月份相比,銀行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的狀況有所改善。
不過,它們的未來仍存在很大的問號,尤其是在全球房地產崩盤的影響下。
“對小型銀行而言,存款外逃以及商業地產和其他信貸敞口仍存在固有的脆弱性”,米勒表示。
標普500美國地區銀行指數今年累計下跌近40%,勢將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
米勒指出,歐洲銀行也很脆弱,因爲它們的規模相對於經濟而言更大,這使它們更容易受到各種風險的影響。
4.日本央行的不確定性
日本央行一直堅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可能會收緊貨幣政策。此外,日本大舉投資從美國科技股到高收益新興市場貨幣等各種資產的時代戛然而止的風險也在上升。
凱投宏觀預計日本央行將在明年1月份上調政策利率。報告指出,長期以來一直在其他地方尋求更高投資收益的日本投資者持有大約1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券。他們也是歐洲和澳大利亞債券的大買家。
日本拋售美國國債可能進一步推高已經處於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水平的收益率。這可能損及股市。當投資者預期低風險政府債券的回報更高時,股市往往表現更差。
未來幾個月預計市場將對日本央行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