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巴以衝突24小時局勢跟蹤(10月15日)】衝突情況:

【整理:巴以衝突24小時局勢跟蹤(10月15日)】
衝突情況:
1. 以色列國防部長:以色列對在其北方戰線發動衝突沒有興趣。
2. 巴勒斯坦內政部:以戰機對加沙地帶北部地區警察局發動空襲。
3. 黎巴嫩真主黨表示,對以黎邊境的以色列部隊再次進行了導彈襲擊。
4. 以軍:已完成數十萬軍人後備動員;哈馬斯空中部隊負責人已被打死。
5. 以色列國防軍:爲了以色列的安全,軍隊可以在“中東任何地方”展開行動。
6. 以色列在與黎巴嫩臨時邊界附近設立封閉軍事區,邊界4公里範圍內的區域禁止民衆進入。
傷亡情況:
1. 據BBC:超過10名英國人在以色列失蹤或遇難。
2.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在以色列有27名美國人喪生,14人失蹤。
3. 以色列軍方表示,自10月7日以來,至少有279名士兵喪生,確認被加沙扣押的人數爲126人。
4. 加沙方面表示,自10月7日早上巴以衝突升級以來,已有24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9714人受傷。
援助情況:
1. 以軍同意在加沙地帶南部建立人道主義走廊。
2. 埃及外長:尚未獲得向加沙地帶運送援助物資所需許可。
3.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必須儘快爲加沙地帶民衆提供安全通道。
外交輿論:
1. 馬來西亞副總理:將繼續支持巴勒斯坦。
2. 日本就巴以衝突將派前駐沙特大使赴中東。
3. 伊朗警告,如果以色列繼續在加沙的行動,將不得不干預。
4. 教皇方濟各呼籲建立人道主義通道,幫助加沙被圍困的人們。
5. 埃及總統府:埃及計劃舉辦國際會議討論巴勒斯坦問題;以色列的反應超出了自衛權,等同於集體懲罰。
6. 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斷絕與聯合國中東問題特使托爾的關係,因後者與伊朗外交部長侯賽因·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在黎巴嫩會晤。
7. 歐盟理事會:再次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哈馬斯的襲擊行爲,以法律爲依據,以色列有權自衛,歐盟呼籲哈馬斯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
其他情況:
1. 以色列央行行長Yaron:以色列經濟強勁穩定。
2. 美國官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週一再次訪問以色列。
3. 以色列財政部高級官員:衝突提高了以色列的信用評級風險。
4. 據ABC新聞: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向地中海東部派遣第二艘航空母艦。
5. 以色列能源部長:決定在加沙某些地點繼續供水符合以色列在加沙的政策。
6. 以媒:民調顯示內塔尼亞胡支持率驟減,僅21%受訪者認爲其應繼續任總理。
7. 當地時間10月14日晚,伊朗外長會見哈馬斯領導人,爲本輪巴以衝突以來首次。
8.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格雷厄姆:參議院代表團將前往中東,敦促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繼續談判。
9.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美國最近幾天與伊朗通過祕密渠道進行了交流,目前無法排除伊朗可能選擇以某種方式直接參與衝突的可能性。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