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Q3利潤率承壓 每股收益恐大降32%

臺積電(TSM.N)此前已經公佈了月度銷售數據,該季度營收爲5,467.32億元新臺幣,超出了市場預期,但仍較去年同期下滑約10.8%。由於銷售額下降和成本上升,利潤率面臨壓力,預計每股收益將大幅下降32%以上,至7.34元新臺幣。

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在疫情期間高速增長,但如今開始下滑,銷售面臨壓力,臺積電的客戶仍有過剩的庫存在處理中。其新型3納米芯片的產量正在增加,對其最先進技術的需求有助於應對其舊芯片的疲軟狀況。投資者將熱衷於觀察主要客戶轉向更先進芯片的速度有多快。人工智能芯片所需的先進封裝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很強勁。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週六表示,隨著地緣局勢因素,半導體行業的全球化原則正在下降,這意味著更多國家可能進入該市場,臺積電面臨嚴峻挑戰。他稱,“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正在衰落,這將導致更多國家的半導體企業與臺積電競爭。”

他還補充道,潛在的競爭對手包括水電供應豐富的日本九州島以及純晶圓代工運營商的理想場所新加坡。他認爲,其他國家的半導體企業也可能進入該市場併成爲關鍵參與者,挑戰臺積電的主導地位。目前,臺積電佔據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50%以上的份額,約90%的高端芯片在臺灣生產。

臺積電去年底成爲全球第一家量產先進3納米工藝的公司。該芯片製造商正在開發更復雜的2納米工藝,預計於2025年開始商業化生產。

張忠謀說,隨著更多競爭對手的出現,“未來幾年,臺積電可能會面臨比以往更嚴峻的挑戰……但我相信臺積電一定能夠克服困難。”他指出臺積電的開放創新平臺(OIP)作爲其擁有的優勢之一,該平臺是一項與客戶建立知識產權聯盟的舉措。該計劃旨在利用臺積電的IP、可製造性設計、工藝技術和後端服務,促進創新,並將半導體設計流程及其生態系統中的新流程付諸實踐。他說,

“一個成功的純晶圓代工運營商需要大量的知識產權,因此臺積電的競爭對手很難複製OIP。”

他補充說,該平臺現在是臺積電在全球市場的關鍵武器。臺積電熱衷於將資源投入研發,通過在研發方面做更多工作,來降低運營成本。

在美國的壓力下,臺積電將投資4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兩座晶圓廠。第一個計劃於202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由於缺乏熟練工人,比原計劃晚了一年,採用4納米工藝;第二個計劃於2026年開始商業化生產,採用3納米工藝。此外,臺積電正在日本熊本建設一家工廠,預計明年開始使用較舊的12、16、22和28納米工藝進行量產。臺積電董事會還於8月批準了一項項目,該項目涉及該公司投資至多36.91億美元,作爲與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半導體合資在德國德累斯頓建設半導體工廠的一部分。臺積電將持有新公司70%的股份,該工廠計劃於2027年底開始量產。

週六,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宣佈,公司在臺灣的每位非管理員工將獲得16,000新臺幣(497美元)的特別獎金。今年將有超過5萬名員工有資格獲得獎金,相當於獎金總額超過新臺幣8億元。

臺積電計劃於本週四召開投資者會議,詳細介紹第三季度業績,並給出第四季度和今年的指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