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美聯儲一心一意地努力將通貨膨脹率拉低至2%的目標。但根據美聯儲自己的預測,官員們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完成這一使命。
他們對這一長達數年的旅程的執著已經鞏固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利率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或者需要更大幅度的加息,可能還將引發經濟衰退,通脹目標才能達到美聯儲想要的2%。
雖然實現這一目標長期以來一直是美聯儲的使命和公開承諾,但這樣做的成本促使一些人呼籲美聯儲提高通脹目標。
提高通脹目標的主要理由可以歸結爲將通脹降至2%的難度。按照官員們的想法,美聯儲官員可能將不得不對經濟進行猛烈打擊,以至於他們可能會引發一場衰退。
但官員們抵制了提高通脹目標的呼籲,一位美聯儲官員甚至表示,其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
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在十多年前正式確立,現在已經與美聯儲確保價格穩定的使命交織在一起。對於消費者和企業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數字,且不足以引發通縮。但這個數字本身更像是一種慣例,而非經濟準則。
Ameriprise Financial的私人財富顧問Jason Betz表示,“美聯儲希望確保通脹不會太過嚴重,因爲通脹會讓消費者難以維持生活和支付賬單,但美聯儲也不希望出現通縮,因爲通縮可能會拖累經濟。2%的目標是美聯儲的最佳水平。”
Graham Capital Wealth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斯Stash Graham說,對通脹目標的主要批評是,2%是一個長期目標,在短期內可能難以實現。他補充道:
“雖然加息已經冷卻了許多經濟領域的需求,但與供應相關的、超出美聯儲控制範圍的衝擊正在產生影響。比如巴以衝突意外升級,正在進行的勞工罷工等等,有許多問題可能會阻止美聯儲實現這一目標。”
主張美聯儲調整目標的市場觀察人士認爲,將通脹目標水平調整至高於目前的2%將賦予美聯儲更大的靈活性,有了更多的喘息空間,美聯儲就不必繼續加息或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利率。而加息帶來的經濟痛苦,即從失業到更昂貴的家庭借貸再到經濟增長緩慢也不會那麼嚴重。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的Jason Furman最近在一篇專欄文章中表示,美聯儲在2025年左右更新總體戰略時,應該將通脹目標調高。
但美聯儲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在拒絕改變這一目標。去年,當有人直接向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提出這個問題時,他斷然拒絕了。他在去年12月表示:
“我們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今年3月,他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詳細闡述了對2%通脹目標的堅定立場。鮑威爾對議員們表示,“我們認爲,堅持2%的通脹目標,不考慮改變它,這一點非常重要。現代觀點認爲,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實際上對通脹有實際影響。如果你預期通脹率會上升至5%,那麼它就會上升到這一水平。”
鮑威爾的言論凸顯了改變通脹目標後美聯儲的可信度問題。這一變化可能會擾亂人們對未來物價上漲的預期,從而影響實際通脹率。
Hackmann Wealth Partners LLC總裁Russell Hackmann說,“他們此前試圖讓我們相信通脹是暫時的,這已經讓他們失去了信譽,突然改變通脹目標,就像‘一個給自己的作業打分的孩子’。”
不過,就連鮑威爾也承認,對美聯儲的通脹目標進行全面評估仍是可能的。
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Joshua Ryan-Collins表示,過去幾十年的模式在低通脹和穩定增長的環境下是有效的。但俄烏衝突後所帶來的干擾表明,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他說:
“如果美聯儲真的想應對現代通脹,它們就必須重新考慮它們對通脹驅動因素的看法,少擔心短期需求方面。更大的問題是供給側通脹衝擊,這將繼續到來,並將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