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亂局疊加美債收益率破5%,納指或大跌14%

彭博策略師Ven Ram撰文稱,股市投資者對風險規避的反應相當遲鈍,直到最近纔有所“覺醒”。

隨著美國債券收益率的走高,他們已經開始轉向。中東衝突的升級可能會使指數回到公允價值,這意味著納斯達克100指數將下跌14%。

6_2310201530128941.png

Ram說,雖然任何後續衝突的可能性都是不可預測的,但曠日持久的地面入侵可能會迫使市場對估值進行廣泛的反思,這對於忽視基本面的股票來說尤其令人不安。

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公允價值爲12877。這是根據科技股可被視爲長期債券這一假設而得出的。今年以來,該指數飆升了約36%,反映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潛力的熱情。

這種狂熱忽視了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飆升。當無風險名義收益率連續攀升至3%和4%時,交易者比較容易忽視,而5%以上的收益率則構成了巨大的障礙,原因很簡單,後者往往是最適合一些投資者羣體的貼現率。

例如,基金通常需要每年至少支出其資產價值的5%,因此他們的目標回報率一般在7%以上,所以隨著貼現率越來越高,他們需要支出的實際回報就越少。因此,國債收益率保持在5%以上的時間越長,股票受到的影響就越大。

隨著地緣政治背景出現幾十年來最洶湧的局面,以及貼現率不斷攀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第一站將是13000點下方,衝突的激烈程度和波及範圍將決定它之後的走向。

那麼,美債收益率還有上升動力嗎?彭博另一位策略師Simon White指出,在過去五年中,美國政府是唯一一個顯著淨借貸的部門。市場認爲這會導致通脹,從而推高收益率。

6_2310201530162542.png

在新冠疫情期間,所有部門的借貸都有所增加。但按中國生產總值計算,美國政府的債務增幅最大,而且政府的債務仍大大高於疫情之前——債務與中國生產總值的比率在過去五年中上升了16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目前家庭部門的槓桿率低於疫情前的水平,而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僅略有上升。美國政府既是第一借款人,也是最後貸款人。

政府增加借貸不僅會增加通脹風險,還會推高借貸成本,當主權國家是唯一的借款人時,就會排擠其他經濟體。由於政府以效率低下著稱,這就抑制了實際增長。

6_2310201530193323.png

日本“失去的幾十年”主要是由於政府在私人部門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金融風暴中療傷時介入借貸造成的。但這種做法使情況長期化和固化。White稱,由於美國中國財政部現在是唯一重要的借款人,美國有可能走上類似但更加滯脹的道路,阻礙實際增長,並使收益率持續走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