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鱷怒剛鮑威爾:所有觀點簡直就是“完全的謬論”!

上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的午餐會上發表了演講。對此,黃金“死多頭”、華爾街大鱷彼得·希夫分析了美聯儲主席的一些言論,並稱鮑威爾其實沒有資格成爲任何經濟俱樂部的成員。

彼得指出,如果紐約經濟俱樂部問他和鮑威爾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會和鮑威爾完全相反。他說:

“我敢肯定,紐約經濟俱樂部的大多數成員,也許是所有成員,對經濟學的瞭解都比鮑威爾多。事實上,如果你真的對經濟學有所瞭解,你反而可能無法成爲FOMC的成員。”

透過支出看美國經濟就是看後視鏡開車

鮑威爾上週四表示,爲了降低通脹,美聯儲需要削弱經濟。希夫說,經濟增長導致通脹的觀點是“完全的謬論”。問題在於鮑威爾和其他許多主流人士對經濟增長的定義有誤。當他們說“經濟增長”時,他們實際上指的是消費支出。美聯儲正在關注零售銷售數據和GDP增長等指標。

希夫指出,這不是經濟增長,這只是經濟增長所產生的支出。零售數據的大部分增長是由於價格上漲,爲了維持消費狂潮,美國人借了很多錢。他說,“事實上,‘永不沉沒’的美國消費者的債務正在增長,與此同時,許多人爲了維持生計而從事第二份或第三份工作。如果只看支出,就可能得出經濟真的很強勁的結果,但實際上這就是通脹,通脹推動了這種支出。

這意味著美聯儲不必“削弱”經濟來降低通脹,只需要減少開支,美聯儲也當然不希望人們停止工作。如果他們不工作,生產力就會下降,這意味著更少的供給,並再給物價帶來了上行壓力。希夫說,重要的是如何讓美國人不再花光自己掙來的錢。他們需要把一部分薪水存起來,存入銀行。但鮑威爾認爲,支出就是經濟,消費者通過購買來推動經濟增長。希夫說:

“消費是‘車尾’,是由經濟的真正引擎驅動的,那就是生產。我們需要更強勁的經濟,但同時需要減少支出,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增加投資。”

6_2310251225287771.png

新冠疫情導致的通脹?

鮑威爾還聲稱,新冠疫情導致物價上漲。但希夫對此怒批道,這不是美國出現通脹的原因。美聯儲、國會和美國總統是導致通脹的罪魁禍首。不僅是拜登,還有特朗普和奧巴馬,他們都是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

但希夫也承認,在新冠疫情期間,通脹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但疫情並不是推動通脹的直接因素,政府的反應纔是。希夫說:

“新冠疫情是一個健康問題。美國政府卻把它變成通脹問題。第一,他們反應過度了,然後,他們運行鉅額赤字,給人們發放刺激支票,讓他們購買自己沒有生產的東西。這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組合。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鮑威爾不知道價格通脹的來源,他要如何戰勝通脹?”

銀行業危機還沒有結束

談到去年春天硅谷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倒閉,鮑威爾被問到銀行業危機是否已經結束。他說美聯儲處理好了,基本上已經過去了,但希夫也不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爲這只是“冰山一角”。

希夫說,只要看看銀行在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美債上虧了多少,潛在的問題便一目瞭然

他還補充道,這是一個巨大的崩潰。因此,今天銀行的狀況比3月份硅谷銀行倒閉時糟糕得多。美聯儲應該知道這一點,因爲美聯儲是其中最大的輸家。“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的國債和MBS比其他任何機構都多。但不知何故,他們認爲危機已經過去了,而危機就在面前,並即將在他們眼前上演。”

6_2310251225288552.png

低通脹的“問題”

鮑威爾擔心通脹可能會過低,他說,這是過去的問題,現在我們面臨高通脹的問題。希夫表示,“低”通脹從來都不是問題,這是一個虛構的問題,這樣他們就有藉口製造更多的通脹。現在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是通脹過高。

2020年,鮑威爾開始談論平均通脹當時美聯儲官員沒有設定2%的通脹目標,而是逐漸轉向2%的平均目標。

希夫認爲,美聯儲當時希望將通脹正當化提高到2.25%或2.5%的水平,他們不希望在通脹達到2%時就收緊政策,並想要彌補之前多年通脹率低於2%的情況。因此,他們重新定義了通脹目標爲2%的平均通脹率。希夫說:

“現在幾乎沒有人再提到這一政策。雖然美聯儲尚未正式改變這一政策,但如果要將通脹平均下來降至2%,那麼需要多少年將通脹率保持在1%?”

希夫指出,事實上,要將平均通脹降至2%,美聯儲實際上需要通縮,以彌補之前通脹率偏高的情況。但美聯儲官員通常不希望經濟陷入通縮,他們更願意讓通脹率上升,以實現平均通脹目標。

6_2310251225289493.png

鮑威爾不考慮財政政策

當被問及政府借貸和支出以及鉅額預算赤字時,鮑威爾說,他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根本不考慮財政政策。他還堅稱,美聯儲不會根據財政政策改變貨幣政策,希夫對此“翻白眼”,稱鮑威爾說得好像財政政策不是央行職責的一部分似的,這本來就與美聯儲的使命有關。他“怒噴”道:

“通脹從何而來?來自貨幣化的預算赤字。政府支出是通脹的驅動力。如果你想放緩經濟,或者只是想讓消費降溫,如果政府增加支出,就會抵消你的努力。你怎麼能避免這種情況呢?你怎麼能不關心這個問題呢?”

希夫說,將美聯儲設爲獨立機構的目的可能是,央行可以反擊魯莽的財政政策。美聯儲本應是這個支出派對的“監護人,如果國會花太多錢,美聯儲就應該提高利率,讓他們更難這麼大手大腳地花錢。就應該提高借貸成本,讓政府削減開支。”

希夫說,鮑威爾這番話就像醫生無視病人的癥狀,隨心所欲地開處方。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