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濘季節臨近,留給烏克蘭反攻的時間不多了!

當世界被中東地緣政治動盪分散注意力時,烏克蘭繼續在該國大片土地上與俄羅斯軍隊作戰,以突破俄羅斯在南部和東部戰線的縱深防禦體系。

保守來說,烏克蘭在6月份發起的反攻並不像基輔及其西方盟友所希望的那樣成功。由於俄羅斯軍隊深深紮根於防禦陣地,烏克蘭的反攻一直很艱難,只重新奪回十幾個城鎮和村莊。

俄羅斯仍控制著烏克蘭約五分之一的領土,包括東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大部分地區、克里米亞半島和南部的扎波羅熱、以及鄰近的赫爾松地區。

風險諮詢公司Teneo中歐和東歐顧問安德魯斯·圖爾薩(Andrius Tursa)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到目前爲止,烏克蘭的反攻尚未實現預期的軍事和政治目標,取得突破的前景似乎有限。”

他補充說:“儘管給俄羅斯武裝部隊造成了重大損失,但烏克蘭長達四個半月的反攻行動並未在領土方面取得重大收穫,也未能切斷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的‘陸橋’。”

“泥濘季節”即將來臨

在天氣轉變和臭名昭著的泥濘季節(俄語中稱爲“rasputitsa”,烏克蘭語中稱爲“bezdorizhzhia”)到來之際,烏克蘭取得進展的機會窗口正在縮小。

圖爾薩指出:“(烏克蘭)迄今爲止取得的進展有限,削弱了其短期內取得突破的希望,特別是秋季天氣使重型軍事裝備的大規模移動更具挑戰性,俄羅斯正在前線的其他地區加大壓力。”

去年秋天和春天,泥濘的道路和田地對地面條件和進攻行動造成了嚴重破壞,這種情況很可能再次發生。這將導致有效的進攻行動停止數週,以等待地面結冰,車輛和部隊可以再次更輕鬆地移動

分析人士指出,人們原本希望烏克蘭能夠取得更多進展。2007年至2015年擔任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所長的獨立國防分析師邁克爾·克拉克(Michael Clarke)表示,“(人們)希望烏克蘭現在已經足夠深入俄羅斯的防線……並取得一些快速的進展。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這樣做,但他們肯定已經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了。”

他指出,“他們會在冬天繼續戰鬥,但是11月底的天氣會變得非常潮溼,這將阻礙一切行動,直到天氣變冷,也就是在12月底、明年1月初的某個時候。一旦天氣再次變冷,他們將能夠更有效地使用車輛,因爲地面會變得堅硬,但與此同時進攻無疑會減慢......所以他們突破的最佳時機是現在,但他們還沒有做到。”

烏克蘭國防部尚未回覆置評請求。

一個重要的籌碼

但烏克蘭面對的也不全是壞消息。

其部隊在烏克蘭東部被摧毀的巴赫穆特市和赫爾松第聶伯河東(左)岸地區取得了進展。幾周前,他們還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突破了俄羅斯在扎波羅熱州波洛吉夫區羅博泰尼村附近的第一道主要防線,並計劃向南推進至托克馬克。

如果他們能夠到達這座戒備森嚴的城市(俄羅斯軍隊的運輸和後勤樞紐所在地),他們就有機會打破通往俄羅斯佔領的梅利托波爾和更南邊的克里米亞的補給線。

克拉克指出:“我們都在關注的地區,也是最具戰略意義的地區,是奧裏希夫-托克馬克軸線。”奧裏希夫位於羅博泰尼村的北部,而托克馬克位於該村的南部。如果他們能夠到達托克馬克並佔領它,我認爲他們可能會這樣做,那麼就可以說他們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他們將能夠將火炮和火箭炮帶到足夠近的地方,從而可以幾乎隨意地轟炸克里米亞。”

克拉克說,“在這次進攻結束時,如果他們能讓克里米亞一直處於危險之中,使得俄羅斯無法將它作爲一個安全的大型軍事基地……那麼,對於明年可能進行的任何談判來說,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政治談判籌碼。”

他認爲,烏克蘭面臨的問題是“其戰績看起來不足以證明西方所提供的所有幫助都是合理的”。當前,烏克蘭的一些西方盟友開始厭倦基輔的軍事和財政需求。隨著中東戰爭的爆發,這種厭倦情緒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

俄羅斯擁有“顯著優勢”

基輔辯稱,通過與俄羅斯作戰,它是在保衛世界免受侵略性和擴張主義的俄羅斯的侵害。

由於無法像俄羅斯那樣動員數十萬軍隊,它表示,如果要有效摧毀俄羅斯軍隊,它迫切需要更先進的遠程武器和裝備,特別是空中力量。

西方盟友在是否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問題上往往會拖延。去年冬天關於是否向基輔派遣重型坦克的審議就是一個例子。

一旦決定提供此類設備,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這再次限制了烏克蘭的反攻行動。烏克蘭曾向其盟友請求提供F-16戰鬥機,但遭到拒絕。幾個月後,一些歐洲盟友表示,他們將向烏克蘭提供F-16戰鬥機,但不會早於2025年。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在這場衝突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因爲它主要處於防禦而非進攻的地位

俄羅斯軍隊有數月時間準備層層防禦,包括廣泛的戰壕網絡;反坦克障礙物,例如溝渠和“龍牙”;和雷區。俄羅斯軍隊還得到了火炮、攻擊直升機和其他飛機的支援,這再次阻礙了烏克蘭軍隊。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分析師表示,雷區尤其擾亂了烏克蘭的進攻勢頭和推進速度。

智庫分析顯示,在6月初至8月下旬的夏季攻勢高峯期,烏克蘭軍隊在南部戰線平均每天僅推進90米。

CSIS指出,一些地區的雷區已從120米擴大到500米,使烏克蘭成爲當今世界上雷區最嚴重的國家,這種情況對其部隊來說是一個艱鉅且耗時的挑戰。

CSIS分析師賽斯·瓊斯(Seth Jones)、萊利·麥凱布(Riley McCabe)和亞歷山大·帕爾默(Alexander Palmer)在10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烏克蘭保留了作戰主動權,但其相對緩慢的推進速度以及爲保護人員和裝備而做出的權衡表明,(俄羅斯)防禦具有顯著優勢。”

烏克蘭還能改寫命運嗎?

CSIS指出,除了俄羅斯的大量防禦工事外,烏克蘭反攻的進展緩慢並不是因爲其戰略選擇不佳,而是可能是“由於烏克蘭在兵力部署上的改變,特別是故意採用小部隊戰術,以及缺乏戰鬥機等壓制敵方防空和近距離空中支援的關鍵技術。”

分析人士表示,雖然烏克蘭仍有可能取得軍事進展,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需要向烏克蘭提供持續的軍事援助和其他援助,以便烏克蘭軍隊能夠繼續推進。就美國總統拜登而言,他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儘管美國正忙於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不斷升級的衝突。

CSIS分析師強調,南部戰線進展緩慢並不意味著烏克蘭正在或將無法實現其目標,並指出“這只是表明佔領地形很困難,可能比以前的攻勢更困難。”

他們表示:“如果烏克蘭能夠突破俄羅斯當前前線附近的防禦陣地,或者俄羅斯軍隊遭遇作戰或戰略崩潰,烏克蘭的推進速度可能會加快。”他們補充說:這種命運的改寫在現代戰爭中並非史無前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