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不要被近期的股市反彈所愚弄

美股在跌入調整區域後,最近兩週錄得持續反彈。納指上週五收漲2%,錄得5約26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收漲1.6%,道指收漲1.2%。債券市場在週五企穩,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收報4.627%。投資者似乎開始期待美股年底前將進一步走強。

但股市最近反彈的背後是什麼?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至此,專家和看漲投資者再次認爲,加息週期現已結束,通脹鬥爭已然勝利,企業利潤增長就在眼前。期貨市場再次對2024年降息一個百分點進行定價。然而大摩對此卻不認同。該行表示,“我們尊重代表‘大衆智慧’的市場,在長期預測未來顯示方面擁有良好的記錄。”

但短期來看,大摩認爲,市場仍然存在很多噪音。該行指出以下四點支持他們謹慎的立場:

1. 經濟增長可能放緩:

儘管Q3GDP數據井噴,但其他數據表明經濟活動疲軟。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領先經濟指標(LEI)9月下跌0.7%,已連續第18個月下跌。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PMI指數錄得46.7%,環比疲軟,10月非農新增就業崗位15萬低於市場預期,失業率升至3.9%。

2. 粘性通脹:

通脹的某些關鍵組成部分幾乎沒有改善:包括薪資和住房。三季度就業成本指數加速上漲1.1%。S&P/CS中國全國房價指數經季調後創下歷史新高,已連續第七個月上漲,8月環比上漲0.9%,同比增幅則高達2.57%。

3. 股市“橫盤整理”:

儘管近期股市上漲,但股價的整體走勢仍不樂觀。市場廣度和交易量仍然疲弱,自去年五月以來,中位庫存基本上沒有任何變化。與此同時,非必需消費品等週期性行業的表現落後於公用事業等防禦性行業。黃金的持續優異表現也表明美股仍處於熊市。 

4. 信用裂縫

高收益或投機級信貸最薄弱的部分正在顯現壓力。數據顯示,破產申請數量不斷增加,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減弱,表明政策緊縮的滯後效應目前可能更加明顯的顯現出來。

考慮到當前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美聯儲似乎願意採取觀望態度,因此投資者也應該這樣做。在保持耐心的同時,投資者可以關注有充足現金流的股票,它們的定價是基於可實現的盈利能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