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加入AI芯片“大戰”!英偉達止步十連漲

週三,微軟(MSFT.O)重磅推出首款用於雲端人工智能的定製芯片,此時正值開發者們紛紛尋找英偉達(NVDA.O)的替代供應商。而就在同一天,英偉達股價止步於歷史性的十連漲,當天收跌1.55%。

據報道,微軟的這兩款新處理器分別是名爲Cobalt並基於ARM(ARM.O)設計的通用芯片,以及名爲Maia的專用人工智能“加速器”,均將於明年部署在微軟的Azure數據中心,支持OpenAI和Copilot在內的服務。兩款芯片均由臺積電生產,微軟表示暫不對外出售。

當Maia明年推出時,微軟客戶將在使用Bing、Microsoft 365和Azure OpenAI服務時體驗到它,而不是直接利用它來運行自己的雲應用程序,客戶無需作出任何更改。微軟對芯片的投資表明,該公司將加倍投入數十億美元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認爲這項技術將重新定義2020年代的科技行業。

開發定製芯片估計需要花費數億美元,這使得這種項目只有科技行業最富有的公司才能承擔。儘管微軟有望帶來英偉達芯片的替代品,但Azure硬件系統和基礎設施公司副總裁Rani Borkar稱,將“繼續與整個行業保持強有力的合作伙伴關係”,包括向Azure客戶提供AMD和英偉達的最新GPU。

微軟在週三的Ignite開發者大會上宣佈進軍AI芯片市場之前,英特爾和AMD(AMD.O)已經在努力與英偉達競爭,而微軟的雲計算競爭對手Alphabet(GOOGL.O)和亞馬遜(AMZN.O)此前也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加速器。

但是,英偉達實際上仍壟斷了訓練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高性能圖形處理單元(GPU)市場。

6_2311161205224931.png

英偉達止步十連漲,壓力山大?

在微軟推出競品Maia芯片之前,英偉達週一宣佈對其人工智能處理器進行更新。分析師當時表示,英偉達新芯片的發佈速度快於預期,反映出該公司希望在這個利潤豐厚且需求量大的AI芯片領域抵禦其它企業的競爭。而微軟最新的芯片計劃則說明最激烈的競爭可能還在前方。

週三,英偉達股價下跌1.6%,結束了連續10天的歷史性上漲勢頭。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此番連漲中英偉達股價上漲了22%,增加的市值接近2200億美元。

技術面上來看,該股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因此升至70以上,這通常被認爲是下跌即將來臨的信號,因爲買盤可能已經過度。週二,該股自7月以來首次進入所謂的超買區域。

接下來,投資者將關注11月21日公佈的英偉達財報,以對該公司的盈利狀況有更深入的瞭解。儘管該股今年推動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上漲,但並非所有人都看好它。

比如,根據週二公佈的監管文件,大空頭邁克爾·伯裏(Michael Burry)的投資公司正在做空英偉達等半導體股票。億萬富翁投資者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也在第三季度出售了約75,000股英偉達股票,按當時的股價計算,價值高達3720萬美元。

不過,截至9月30日,按市值計算,英偉達仍是德魯肯米勒家族辦公室中最大的持股公司,持股金額達3.805億美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