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盈利強勁,股價緣何背道而馳?

英偉達(NVDA.O)24財年第三財季盈利和收入再創新高,季度收入達181億美元,超過預期的162億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業務的強勁銷售。英偉達預計第四財季營收再創新高,達到200億美元,但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1.7%。

爲何如此強勁的盈利表現,投資者依舊不買賬?英偉達驚人的增長率是否可以持續,華爾街對此感到緊張。當一位分析師詢問CEO黃仁勳其數據中心業務是否能持續增長至2025年時,黃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絕對相信數據中心可以增長至2025年”。這對投資者來說就像喫了一個定心丸。

但不確定性是華爾街的禍根。英偉達所面臨的一個巨大負面催化劑就是美國新的出口限制措施,該限制將如何影響它的在華收入,對此CFO Colette Kress表示,第四財季對中國和其他地區(包括越南和中東某些國家)的銷售額將大幅下降。

過去幾個季度,對中國和其他受影響地區的銷售佔英偉達數據中心收入的20%-25%。Kress表示,

“我們將解決對華銷售問題、隨著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情況有所不同。我們需要極其嚴格地遵守這一點,我們將努力幫助我們的客戶。但與此同時,所有其餘地區都存在不同的機會。”

不過,現在判斷其他地區的需求是否會抵消所有影響還爲時過早。

上個月,由於新的出口管制限制,幾位華爾街分析師下調了英偉達的目標價或預期。KeyBanc Capital分析師John Vinh將英偉達2025財年營收預期從1160億美元下調至968億美元,並表示他認爲新限制是負面的,因爲“最終將很難滿足需求”。FactSet的數據顯示,華爾街對英偉達2025財年(截至 2025 年 1 月)的共識是營收爲823億美元。

英偉達目前正在開發可以在這些市場銷售的新產品,但這也需要時間。伯恩斯坦分析師史黛西·拉斯貢(Stacy Rasgon)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他從英偉達正在開發的新產品中可以推斷出,它們“只會達到控制閾值的邊緣,但不會跨越它們”。他還指出,中國本土產品可能與英偉達的新產品形成競爭力。

儘管如此,中國問題還是給英偉達勢不可擋的故事蒙上了一層陰影,而此時一些投資者也在想,其驚人的增長故事還能持續多久。持續強勁的數據中心需求能否抵消在華收入影響?這一大問題有望在下個季度變得更加清晰。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