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歐佩克+恐怕難以進一步減產!

自去年底以來,歐佩克+已經實施了多項減產措施,但隨著2023年接近尾聲,原油價格仍然下跌。

最新消息稱,自6月初以來的首次歐佩克+部長級會議被推遲至下週。這次關鍵會議召開的背景是持續了六週的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由於擔心衝突可能在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蔓延,這場戰爭曾導致油價飆漲約10美元/桶。

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化工和石油市場副總裁艾倫·格爾德(Alan Gelder)指出,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風險溢價現在已經基本消散”,今年石油市場的關鍵驅動因素是全球經濟前景,特別是美國等主要石油消費國的經濟前景對石油需求的影響,以及歐佩克+在供應端的“應對措施”(包括沙特和俄羅斯的自願減產)。

“今年原油交易員的關鍵詞是預測失敗,”能源展望顧問公司(Energy Outlook Advisors)的獨立能源專家、管理合夥人Anas Alhajji表示。

他說,儘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原油實施了價格上限制裁,但該國的石油仍在全球市場上持續流動。而拜登政府未能在去年曆史性地從中釋放1.8億桶戰略石油儲備(SPR)後填充。此外, 由於一些經濟數據顯示能源需求可能出現放緩,本月初油價跌至7月份以來的最低點。

隨著歐佩克+即將做出下一個重大決策,Alhajji表示,除非出現經濟衰退,否則很難看到該組織同意進一步減產。他還表示,如果出現經濟衰退,減產的目的不是爲了提高油價,而是爲了“防止油價進一步下跌”。

6_2311222235269341.png

市場份額和原油價格,哪個纔是“優先事項”?

隨著美國石油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市場份額的潛在流失可能成爲歐佩克+成員國在會議上考慮的一個因素。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截至11月10日的一週內,美國石油產量達到了1320萬桶/日,保持在創紀錄的高位。

格爾德指出,“歐佩克+在削減產量時始終關注其市場份額可能受到的影響。”

Rystad Energy的石油市場研究高級副總裁Jorge León則認爲,“歐佩克+總是要在市場份額和價格之間做出權衡。”從歷史上看,該組織更偏向於支持價格,而且很可能會繼續如此。

León說,失去市場份額對於歐佩克+來說並不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爲美國頁巖油“不像本世紀10年代那樣對價格敏感”,而且石油需求仍然強勁。歐佩克本月早些時候發佈的月度石油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220萬桶/日。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在一份標註日期爲週一的報告中說,儘管最近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供應有所增加,但沙特不太可能通過提高產量來奪回市場份額。

她說,最近幾天石油市場上一直存在一些“噪音”,稱沙特準備在明年1月份逐步取消其100萬桶/日的額外自願減產計劃,並將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列爲更重要的“優先事項”。

然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仍然認爲,“沙特將尋求在市場基礎更加穩固時結束單方面減產,確保其行動不會給價格帶來下行壓力,”克羅夫特說道

歐佩克+大會最有可能按兵不動?

週二,CME集團的歐佩克觀察工具顯示,下一次歐佩克+大會維持產量政策不變的概率爲65.88%;進一步減產的概率爲22.59%;增產的概率爲11.53%。

6_2311222235270902.png

克羅夫特預計,歐佩克+將“維持現有的減產計劃,無論是集體減產還是單方面減產,以保持油價底線,防止2015年的場景重現。”當時原油供應過剩導致油價大幅下跌。

格爾德也認爲按兵不動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他說,油市基本面表明今年第四季度油價將適度回升,並且將在2024年價格有所走強。鑑於此,伍德麥肯齊預計沙特和俄羅斯不會再單獨採取減產行動,而是將繼續在明年第一季度維持目前的自願減產。

在6月的歐佩克+會議上,該組織同意將減產措施延長至2024年底,累計減產幅度約170萬桶/日。自那以後,沙特宣佈自7月起將自願再減產100萬桶/日,而俄羅斯表示將削減30萬桶/日的石油出口。這兩項措施均被延長至2023年底。

格爾德表示,如果歐佩克+在最新的會議上維持產量政策不變,加上沙特和俄羅斯在第一季度繼續自願減產,這對石油市場來說將是一個“積極的結果”。他說,這將“使石油市場基本面大體保持平衡”,支持了第一季度適度的季節性庫存增加,並讓油價維持在當前水平。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