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降“福氣”?巴拿馬運河堵船恐導致美國LNG避開亞洲

巴拿馬運河的擁堵將導致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在很大程度上繞過亞洲,這可能有利於滿足歐洲的需求。

標準普爾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ies Insights)的數據顯示,1月份亞洲LNG現貨價格與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之間的差距近幾周有所擴大,但還不足以鼓勵美國LNG通過蘇伊士運河或好望角等更長的航線運往亞洲。

標準普爾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的LNG全球總監Ciaran Roe表示:“美國向亞洲出售LNG是否比向歐洲出售更有利可圖,取決於供應商能否通過巴拿馬運河運輸貨物。如果可以的話,那麼供應商的成本可能足夠低,將貨物運往亞洲比運往歐洲也就更有利可圖,否則運往歐洲更有性價比。”

6_2311242150267761.png

在供暖季節的高峯期,來自大西洋的LNG供應過剩幫助推低了天然氣價格,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而上述進展還將緩解人們的擔憂,即亞洲可能不會在寒冷的冬季與歐洲搶奪LNG供應

當前,亞洲LNG現貨價格與運往歐洲西北部的LNG價格之間的差距約爲每百萬英熱單位3美元。Roe補充道,通常來看,這一差距只要達到每百萬英熱單位2.4美元,就能使美國將LNG運往東北亞而非運往西北歐更有利可圖。但如果要通過蘇伊士運河或好望角等航線運輸貨物,那這一差距需要在3.7美元/百萬英熱左右或以上,才能使亞洲市場更具吸引力。

巴拿馬運河是從全球最大LNG出口國美國向日本、韓國和中國等北亞國家輸送LNG的重要航道。然而,創紀錄的乾旱,加上對今年剩餘時間降雨量不足的預測,極大地限制了其運輸量。

雖然一些船隻在拍賣會上支付了創紀錄的高價來插隊,但大多數其他船隻完全避開了這條航線,選擇了更長的航程,而不是增加數週的等待時間。

根據BloombergNEF的報道,從12月開始,LNG託運人在確保運輸時段方面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因爲他們將優先考慮集裝箱船舶。這意味著,到明年1月,通過這條航線的LNG油輪數量甚至可能降至零,屆時將不再舉行優先通行艙位拍賣。

美國LNG的運輸沒有目的地限制,可以根據需求和價格在任何地方重新定向。

例如,Spark Commodities的數據顯示,考慮到返程29天的延誤,1月份從美國薩賓港(Sabine Pass)到日本富津港(Futtsu)的航程中,在巴拿馬運河擁堵成本佔總運輸成本的近三分之一,達到560萬美元。

根據Rystad Energy的說法,儘管套利機會仍存可能使美國LNG供應商將貨物直接運往亞洲而不是歐洲,但亞洲的充足庫存是另一個有利於歐洲的因素。

“中國和韓國幾個主要LNG進口終端的庫存水平目前較高,LNG供應商難以找到願意購買貨物的買家,”Rystad Energy的高級分析師Masanori Odaka本週在一份備忘錄中表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