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美國經濟頂住了有關衰退的普遍預測,但到2024年,它不太可能繼續“毫髮無損”。
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由於高利率對家庭和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大,經濟增長將急劇放緩。過去三年高通脹的累積效應也將繼續成爲經濟的一大拖累。
甚至越來越多的人再次談論經濟衰退。例如,接受彭博社調查的華爾街經濟學家中,超過一半的人現在認爲明年可能會出現經濟衰退。就在幾個月前,這還只是少數人的觀點。
雷蒙德詹姆斯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尤金尼奧·阿萊曼(Eugenio Aleman)表示:“我認爲經濟正在放緩。唯一的不確定性是,這將是一場溫和的衰退還是更嚴重的衰退。這是如今唯一的未知數。”
即使是那些認爲經濟不會完全陷入衰退的預測者也認爲經濟正在走向困境。
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學家馬修·馬丁((Matthew Martin)表示,該公司最近放棄了對溫和衰退的預測,但仍預測“經濟增長將長期低於趨勢水平”。
爲什麼經濟學家會隱隱感到擔憂?畢竟,美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高達4.9%。這標誌著十年來的最大增幅(不包括20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
這種擔憂可能歸咎於高利率,即利率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的可能性。
美聯儲已經將關鍵短期利率提高至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以抑制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脹。政策制定者還計劃將利率維持在高位直至明年,以確保完成抗通脹任務。
今年早些時候,抵押貸款利率的飆升壓垮了房屋銷售,但截至目前爲止,高利率似乎對經濟的其他領域影響不大。
不過,最近的數據顯示,較高的利率抑制了對新車、傢俱和其他大件物品的需求,並且導致企業借貸和投資的成本更高。消費者支出和商業投資是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如果它們開始動搖,經濟也會隨之動搖。
BMO資本市場高級經濟學家Priscilla Thiagamoorthy表示:“雖然美國經濟第三季度表現非常強勁,但數據將顯示本季度經濟急劇減速。”
失業率上升是經濟出現麻煩的明顯跡象。如果消費者減少支出,企業將解僱更多工人。當前,美國失業率已從三個月前的3.5%攀升至3.9%。裁員人數也在攀升,人們找到工作的時間也更長。
然而,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勞動力市場都出人意料地強勁。要使經濟走上增長非常疲軟或徹底衰退的道路,勞動力市場需要出現更大的損害。
阿萊曼表示:“只要人們相信自己有就業機會或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保障,他們就會繼續消費。我們正在等待觀察就業情況會如何發展,這是關鍵所在。”
最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對抗通脹的行動。根據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率已降至3.2%,但仍遠高於美聯儲2%的年度目標。
如果通脹放緩停滯,美聯儲將不得不長期維持高利率,並繼續對經濟施加壓力。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在2024年年度預測中寫道:“現在斷言經濟風暴已經過去還爲時過早,因爲對抗通脹的鬥爭尚未取得決定性勝利。”
對於消費者來說,勝利來得越快越好。CPI數據顯示,過去三年物價上漲了18%,且增速快於收入增長速度。
生活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越來越明顯。一個警告信號是:汽車貸款和信用卡的拖欠率雖然相對較低,但正在上升。
投資公司LPL Financial駐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首席經濟學家傑弗裏·羅奇(Jeffrey Roach)表示:“隨著我們進入2024年,拖欠率等一些前瞻性指標暗示著一些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