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資成果最差的機構:日本央行?

最近六個月日本央行持有的債券創下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未實現虧損,這表明行長植田和男在走向政策正常化將面臨挑戰。

根據日本央行週二公佈的半年度財務報表,截至今年9月底,其持有的資產賬面虧損10.5萬億日元(707億美元),這是自2004財年以來最大的虧損金額這是上一財年1570億日元虧損的六倍多。

因日本央行持有一半以上的日本政府債券,因此即使收益率僅稍微上升,也會降低該銀行持有的債券價值,從而引發浮虧。

日本央行7月份放鬆對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上限的控制後,收益率從3月份的0.33%升至9月底的0.75%左右。該行10月份進一步放鬆了限制,本月早些時候,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0.97%的十年新高。

與此同時,隨著日本股價上漲,日本央行持有ETF未實現盈利也持續擴大。此類收益達到創紀錄的23.6萬億日元,較3月底增長47%如果忽略這些未實現損益,日本央行當期淨利潤升至1.9萬億日元。

植田和男表示,央行無需過度關注其財務狀況,但如果要維持公衆的信心和市場信譽,仍需要負責任地管理財務。他早在9月份的一次講話中說:

暫時的損失或負資產不會妨礙他們(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能力……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央行可以承受無限的損失和負資產。

如果該行的通脹目標得以實現,這些虧損本身不太可能阻止植田和男退出刺激措施。儘管如此,這仍然表明,當日本央行最終走向貨幣政策正常化時將面臨挑戰。目前,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該央行明年年中開始逐步退出寬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