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交易員都這麼幹了!市場脆弱性前所未見

高盛最新發布的對沖基金季度監測報告一如既往地爲快錢的存量和流量提供了翔實的信息,但最重要的是,該報告揭示:對沖基金現在只不過是被美化了的動量追逐者。高盛的本-斯奈德(Ben Snider)透露,“由於熱門頭寸勢頭強勁,對沖基金的擁擠程度達到了新的記錄”。

6_2312071250277421.png

2023年追逐勢頭是尤其容易的一件事情,這要歸功於人工智能敘事的出現,它導致了人們對巨型科技股態度的歷史性逆轉:如下圖所示,2022年初,對沖基金對巨型科技股的單一股票淨敞口爲56%,之後跌至僅12%(這是收益率飆升和美聯儲實施自沃爾克時代以來最多次加息的結果),但到今年年底時,隨著所有人都湧入同一筆人工智能交易,對沖基金對巨型科技股的單一股票淨敞口飆升至創紀錄的99%!

6_2312071250298672.png

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因爲就在幾年前,稱這些“聰明錢”爲光榮的動量追逐者是一種致命的侮辱,而現在,這已經不再是祕密或侮辱,高盛的衍生品團隊在其必讀的年度前瞻中寫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成爲不折不扣的CTA”

他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高盛用大量篇幅討論了這個話題。其中提到,債券市場的價格走勢無數次導致市場論調在“美聯儲加息結束了”和“美聯儲加息還沒結束”之間變來變去,這種條件反射型的市場會導致:1)資產泡沫;2)投資者因被迫進行共識交易而受到打擊;3)脆弱性風險上升。

這有助於解釋爲什麼對沖基金在過去兩年表現不佳,包括在2022年這樣一個標普500指數下跌20%的年份,但其實對沖基金是有能力做空並保持低配的。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對沖基金因隨波逐流在多空之間朝三暮四而誤入歧途。

美國銀行(BofA)首席衍生品策略師本傑明-鮑勒(Benjamin Bowler)寫道:“除了廣義市場的脆弱性加劇之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投資者擠向了動量策略。” 爲了說明這一點,美國銀行解釋道,CTA和全球宏觀回報之間的兩年相關性在過去兩年急劇上升,目前處於201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高水平。

接下來,鮑勒寫道,“由於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和阿爾法的缺失持續存在,更多的投資者被迫追逐任何有效的交易”。這是一個既諷刺又殘酷的事實。由於缺乏堅持基本面立場的信念,“這往往會導致立場突然逆轉,因爲現在系統性策略和自由裁量策略都在交易策略不奏效時急於退出。”

然而,CTA的回報卻沒有什麼長進,反而變得越來越脆弱,這些專用策略中的已知資產十多年來沒有實際增長。這表明,這些策略由於風險較高(更加擁擠)而吸引力下降,同時也增加了跟蹤CTA流量以預測市場的模型的成本

這也是市場波動達到前所未有水平的原因,尤其是原油等流動性較低的資產,因爲大量資金停放在CTA上,這反過來又誘發了瘋狂的價格波動,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最資深的交易員也會感到“暈船噁心”。

 

推薦閱讀:

油價瘋狂漲跌的背後:真正的大佬是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