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稱美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通脹正在“顯著下降”

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週二表示,她不認爲將通脹率恢復到美聯儲2%目標的“最後一公里”會特別困難,美國經濟正朝著在不出現嚴重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抑制通脹的方向發展,實現所謂的“軟著陸”。

“對我來說,軟著陸就是經濟繼續增長,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通脹率下降。我相信這就是我們正在走的路,”耶倫週二在《華爾街日報》的首席執行官委員會峯會上說。

幾個月來,經濟學家們一直在爭論美國經濟是否可能軟著陸。今年早些時候,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一致認爲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預期逐漸消失。

身爲前學術經濟學家、前美聯儲主席的耶倫說,數據顯示,通脹率正朝著美聯儲2%的目標下降,而且對美國人來說,朝著這一目標的最後衝刺似乎不會很痛苦。她說:

“通脹肯定在有意義地下降。我認爲,按照我們目前所走的道路,通脹沒有理由不逐步下降到符合美聯儲任務和目標的水平。我個人認爲,沒有任何理由認爲‘最後一英里’會特別困難。”

她說,美國人預計通脹不會持續,這有助於美國經濟平穩地減緩物價上漲。在以前的通脹事件中,美國人預期物價上漲,迫使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足以導致失業的高水平,以降低通脹。這一次,“由於通脹預期從未在長期基礎上出現有意義的上升,我們只需要讓經濟正常化,讓勞動力市場回到一種充分就業的狀態,就能把通脹率降下來,”她說。

當被問及在降低通脹方面取得的進展是否會促使美聯儲開始將利率從22年來的高位區間5.25%-5.5%下調時,耶倫拒絕就美聯儲應如何著手發表評論。但她表示,通脹率下降意味著實際利率(根據通脹率進行調整後的利率)正在上升,即使美聯儲保持名義利率穩定。

“當然,隨著通脹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實際利率往往會上升,這在某種意義上會導致貨幣政策收緊。因此,這也是美聯儲決定利率走向的一個影響因素,”她說。

儘管美國經濟依然穩健,但許多美國人對其看法不佳,這是拜登政府在2024年大選前面臨的一個挑戰。耶倫說,這種不滿情緒是由於疫情帶來的壓力,以及許多物價即使上漲速度放緩,但仍然居高不下。

她提到了政府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成就,並說:“我們正在努力採取力所能及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價格問題”。

耶倫還表示,較高的利率提高了借貸成本,對聯邦政府的預算造成了壓力。她說,拜登政府提出的增加稅收計劃(其中許多計劃已被國會否決)可以幫助美國走上更可持續的財政道路。她還說,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的支出預計將增加,這需要加以解決。

她說:“如果長期利率大大高於我們之前的預測,當然會給財政前景帶來一些額外的壓力。”她建議,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像總統拜登所建議的那樣,提高公司和高收入家庭的稅率,並加大現有稅法的執行力度。“由於2017年的《減稅和就業法案》,我們的稅收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她指的是時任總統特朗普倡導的這項措施。

在耶倫發表上述言論之前,週二早些時候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CPI)略有回升。與一年前相比,總體CPI上漲了3.1%,而所謂的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則連續第二個月比一年前上漲了4%。經濟學家更青睞核心指標,認爲它能更好地衡量通脹趨勢。

最新數據凸顯了通脹下降過程中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加強美聯儲在短期內維持利率在高位的決心。雖然物價壓力已從幾十年來的高位基本回落,但依然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繼續爲消費支出和更廣泛的經濟提供動力。上週的數據顯示,11月份美國勞動力市場意外走強,就業率和工資均有所回升。失業率降至3.7%,勞動力參與率有所上升,月工資增幅超過預期。

美聯儲官員週二開始舉行爲期兩天的會議,預計最終將連續第三次保持利率穩定。鮑威爾多次回擊明年初降息的押注,強調決策者將謹慎行事,但保留再次加息的選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