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退出歐佩克,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石油市場上最危險的一句話是“歐佩克已死”。這個石油組織的訃告已經寫了很多很多次了,而且總是過早。過去十年來,成員國幾乎不停地離開——2016年的印度尼西亞,2019年的卡塔爾,2020年的厄瓜多爾。就在昨天,安哥拉也宣佈退羣。

這對歐佩克來說是否只是又一個小插曲?乍一看,這似乎無關緊要。但對該組織來說,它具有更深層次的影響,超出了對全球原油供應的意義。

在歐佩克內部,權力是以每天幾百萬桶的產量來衡量的。安哥拉的產量並不多,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很少有可能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安哥拉在11月份的日產量接近110萬桶,較2010年超過190萬桶的峯值下降了45%。此外,該國已經達到了最大產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沙特的產量約爲900萬桶,低於其1250萬桶的潛力產量。

6_2312220850335321.png安哥拉的石油產量比十年前峯值下降了超過40%

如果一個歐佩克國家離開該組織,那將令留在組織內部的國家以及看漲油價的其他國家感到擔憂,尤其是如果該國能夠通過利用其剩餘產能迅速增加產量,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新的油田。但安哥拉無法做到這兩點。它已經沒有更多的產量可用,也沒有外國投資者敲開其大門來資助勘探和開發。

無論是在歐佩克內部還是外部,安哥拉石油產業的全盛時期已經過去。因此,它的退出就跟之前離開該組織的國家一樣,對全球供需平衡的影響有限。印度尼西亞、卡塔爾和厄瓜多爾自從退出該組織以來,並沒有改變全球的供需平衡。

但安哥拉這次出走確實預示著這個石油俱樂部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發展。安哥拉政府公開表達對歐佩克的不滿,這揭示了一個公開的祕密:許多成員國對沙特領導下的歐佩克在過去幾年中所走的方向感到不滿意。

一直以來,成員國私下裏表達的觀點是,沙特試圖將油價維持在過高的水平,接近每桶100美元,這支撐了競爭對手,尤其是美國的頁巖油產業。如果歐佩克繼續這樣做,遲早會不得不進一步削減產量,讓出更多市場份額。其他歐佩克成員希望油價更低,保持在60至70美元的範圍內。這一抱怨伴隨著另一個問題:在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王子的領導下,沙特沒有聽取他人的關切,試圖以霸道的方式壓制任何持不同意見的聲音。

關鍵的觀察對象不是安哥拉,而是近年來在與沙特進行激烈對抗的阿聯酋,他們成功爭取到更高的產量配額。但事情還沒有完。在這場爭奪中,阿聯酋外交官甚至質疑了歐佩克成員資格的價值。這可能是阿聯酋在爭奪產量配額的過程中使用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的威脅。但這表明歐佩克內部並非一切都很順利。阿聯酋不僅擁有充足的備用產能,它每天抽取310萬桶原油,可能還能達到400萬桶,而且還有外國支持來投資新的油田,可將生產能力提高到500萬桶/日。

安哥拉的離開使得沙特更有可能在未來讓阿聯酋生產更多的石油。對於歐佩克來說,風險始於羅安達(安哥拉首都),但最終將結束於更危險的阿布扎比。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