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用電量高於發電量”是統計口徑差異造成的誤讀,與智能

【專家:“用電量高於發電量”是統計口徑差異造成的誤讀,與智能電錶無關】1月8日訊,日前,有網友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能源局公佈的2023年前11月的電量數據,認爲全社會用電量大於發電量,並質疑這與智能電錶讀數有誤有關。對於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有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和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的統計口徑不一樣有關。國家統計局按月公佈的發電量,是指規模以上發電企業的發電量,並非全口徑。而全社會用電量相較於發電量來說,統計範圍更廣、包含數據更多、總體數額更高。一位不願署名的能源領域專家告訴記者,智能電錶的功能,主要是爲了讓電網公司根據電錶數據收取電費,與用電量數據統計無關。統計用電端數據,不會挨家挨戶去居民家中調取用電量,而是直接統計配電網端的用電數據。(每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