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經濟學家:美國經濟可能已經避免了衰退!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埃裏安(El-Erian)最新撰文指出,美國經濟和美股可能已經避免了衰退。以下爲他的觀點:

市場預測專家們正面臨嚴峻考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23年美國經濟出現了令人意外的情況,但2024年預測和實際情況的偏差可能要大得多。

預測者面臨的困難因兩大長期現象而變得更加複雜,它們可歸納爲“轉型”和“分化”。多個發達經濟體正在從過去崇尚去監管、自由化和財政謹慎,轉變爲注重產業政策、再強化監管及實施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預算赤字。此外,各國政策差異越來越大,之前它們面對相似衝擊時往往採取相似的對策。

美國經濟目前是全球增長的唯一主要引擎,理解2024至2025年間美國經濟走勢的關鍵在於三個方面:美聯儲的政策響應機制、低收入消費者羣體的承受力,以及生產力創新與政治、社會及地緣政治阻力間的平衡。

美國通脹難以消退和經濟增速放緩,將使美聯儲處於左右爲難的位置。面對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和總體供給缺乏彈性的全球新範式,美聯儲需要判斷是繼續堅守2%的通脹目標,還是暫時接受一個稍高的通脹水平。

美國經濟增長未來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低收入消費者的狀態。隨著疫情時期積蓄的消耗、刺激資金的減少以及信用卡債務的上升,這一羣體的家庭財務狀況在不斷惡化。考慮到較高的利率和部分債權人消費積極性下降,這些家庭的消費意願將直接取決於就業市場的是否持續強勁。

第三個關鍵問題涉及創新與地緣政治的關係,這使得對未來做出高度準確預測尤爲困難。

雖然技術進步有望帶來新的供應衝擊,從而促進經濟增長並降低通脹,但地緣政治卻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並制約宏觀經濟政策空間。設想一下,一旦地緣政治事件導致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由此產生的滯脹效應會如何影響美國經濟?當前看似“穩定而不平衡”的狀態容易轉變爲更易波動且充滿不穩定性的狀態,從而加劇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

在美國持續增長的重要性尤爲凸顯之際,歐洲尚未重新找回自己的增長動力,印度和沙特等所謂的“搖擺國”尚無法替代其他的全球增長引擎。日本的情況同樣如此,儘管其經濟和政策組合已處於幾十年來的最好狀態。

從行業角度看,未來幾年的增長將主要受科技進步及其帶動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力量驅動。生成式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和可持續能源等行業將引領公司層面的變革,同時,傳統的國防、醫療保健和網絡安全等領域也將值得關注。

儘管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我(埃裏安)仍嘗試給出一些示例性的概率估計: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估算大致爲50%;實現所謂“不著陸”的可能性約爲15%;而陷入衰退及面臨新的金融不穩定風險的概率爲35%。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