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嘴硬了?韓國央行10年來首次宣佈加入“淘金熱”!

週二,韓國央行表示,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韓國央行正考慮在中長期內購買更多黃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來,韓國央行沒有購買過任何黃金。韓國央行從2011年至2013年分別購買黃金40噸、30噸、20噸,之後近10年將黃金儲備量維持在104.4噸不變,這些黃金相當於48億美元,佔其外匯儲備總額4193億美元的1.1%。

韓國央行表示,該央行將根據中國外匯市場和世界黃金市場的動向,決定黃金投資的時機和規模。該央行官員稱,投資黃金時需要謹慎,但該貴金屬提供的優勢包括作爲通脹對沖工具和美元的替代品

韓國央行稱,近期金價上漲主要是由於中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央行的購買,這些國家正試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或防範戰爭的衝擊。該央行補充道,目前的金價被普遍認爲估值過高,當期貨市場積累的投機性買盤被清除時,金價有可能下跌。

有趣的是,在2023年6月,韓國央行在首次檢查英國央行的黃金持有量後表示,維持美元流動性比增加黃金持有量更可取。而在今年1月一位韓國央行的官員曾表示,該國央行不打算購買更多黃金作爲外匯儲備。 他說:“我們不考慮購買黃金進行資產配置。黃金不是一種有利可圖的資產,其投資吸引力不如美國國債。”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韓國央行在全球央行黃金持有量中排名第36位。根據黃金行業市場發展組織的數據,美聯儲位居榜首,持有8133.5噸黃金,其次是德國,持有3352.6噸黃金。

開始青睞黃金的並不只有韓國。億萬富翁投資者、美國對沖基金綠光資本掌門人大衛·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表示,東方國家從西方國家購買黃金已經成爲一種“長期趨勢”。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全球中央銀行一直在爭相購買黃金,在過去兩年連續購入超過1000噸黃金。其中中國央行是最大的購買者之一,這是中國央行儲備資產多元化和減少對美元依賴的一種方式。世界黃金協會透露,印度和新加坡也在積極購入黃金,以對沖全球經濟動盪帶來的風險。

Adrian Day Asset Management總裁Adrian Day表示全球購買正在回升,就規模而言,各國央行仍然是黃金的淨買家,儘管今年到目前爲止的購買速度比過去兩年要慢一些。不過,北美的購買正在增加,儘管增速緩慢。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