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斥巨資回購:爲何這並不意味著贏家歸來?

蘋果(AAPL.O)上週五飆升6%,投資者對其好於預期的第二財季業績以及美國企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股票回購計劃感到歡欣鼓舞。

從理論上講,蘋果11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應該會提振其股價。此舉在市場上製造了額外的購買壓力,而且通過減少股票數量,應該會提高每股收益,使其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然而,最近的歷史表明,花費數十億美元進行股票回購並不能保證股票就能成爲贏家

RiskReversal Advisors的負責人Dan NathanFast Money節目中表示,蘋果已經在回購股票,因此,這對推動股價上漲沒有太大意義在過去的三個財政年度裏,他們每季度平均回購200億美元的股票而此前的買進並未使該股取得重大成功

儘管上週五出現反彈,但蘋果股價今年以來仍處於下跌狀態,其表現甚至長期低於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競爭對手。儘管上週五有所反彈,但蘋果股價今年迄今仍在下跌。

Nathan說:他們一直在買進這隻股票,而這隻股票的表現遠遠落後於納斯達克指數。因此,投資者認爲,蘋果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的現金最好是賺取5%的收益,然後再回購股票

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股票回購未能推動股價突破的公司。景順回購成就ETF (PKW)今年迄今和過去12個月的表現都不及標普500 ETF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