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與大宗商品相關性創四十年新高,投資者需警惕

40多年來,美國股市和大宗商品的走勢從未像現在這樣同步,這可能會讓那些希望將大宗商品納入投資組合以減輕金融市場風險和波動性的投資者感到擔憂。

但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的策略師表示,這可能不太值得擔心。

1980年以來的20年間,股票和大宗商品之間的相關性一直徘徊在負0.2左右,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的投資策略師Douglas BeathJeremy Folsom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到2020年,這一比例逐漸上升至0.46左右的長期平均水平,此後一直保持在這一水平。

相關係數大於零表示兩個變量之間呈正相關關係,負數表示成反比關係。相關值的可能範圍在-11之間。

6_2405081615147251.png

上圖顯示了股票和大宗商品之間的相關性如何徘徊在198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爲大型科技股持續猛漲推動了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而全球央行的大舉購買和對中東緊張局勢升級的擔憂推高了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從歷史上看,大宗商品在投資組合中提供了分散化收益的好處,因爲它們的回報很大程度上獨立於風險資產。大宗商品牛市往往發生在股市熊市期間,反之亦然。

BeathFolsom表示,從全球金融危機到2020疫情爆發,股票與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滾動20年相關性波動較大,但仍然穩步上升,從負相關性到中等正相關性。他們指出,金融危機期間相關性的飆升是由總需求下降和通縮擔憂引起的,這對風險資產產生了不利影響。

但總的來說,自疫情爆發以來,股票與大宗商品之間的相關性大部分低位,他們補充道。

我們仍然認爲,廣泛投資大宗商品可以爲投資者帶來分散投資的好處,有助於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性,並提高長期回報BeathFolsom表示。

富國銀行的策略師表示,所謂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歷史可能是股票與大宗商品相關性上升的另一個潛在解釋。

大宗商品超級週期是指農產品、能源資源和金屬價格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歷史上約爲1020年)趨於同步運動的時期。這些週期可以是牛市超級週期,其中價格齊漲;也可以是熊市超級週期,其中價格齊跌。

最近的大宗商品熊市超級週期始於金融危機期間,當時20年滾動的大宗商品股票相關性從負0.3上升到0.4

然而,策略師們指出,在1980年至1999年的上一個熊市超級週期中,大宗商品與股市表現出持續的負相關性,因爲不斷下跌的實際資產價格和通脹引發了長達20年的股市牛市。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