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數據或失真,“幽靈債務”籠罩華爾街!

對於央行官員和華爾街交易員來說,僅憑手頭的數據理解疫情後的經濟狀況已經夠困難了。而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蒂姆·昆蘭(Tim Quinlan)尤其被他看不見的“幽靈債務”所困擾。

這一幽靈隱藏在熱門的“先買後付”(簡稱BNPL)平臺背後,讓消費者可以將購物款項分成更小的分期付款。提供這類所謂“四期支付”產品的幾大公司,如Affirm Holdings Inc.、Klarna Bank AB和Block Inc.旗下的Afterpay,並沒有將這些貸款報告給信用評級機構。

年復一年,它們一再抵制增強透明度的呼籲。隨著市場自2020年起逐年擴大,預計到2028年全球將達到近7000億美元,這掩蓋了美國家庭財務健康狀況的全貌,而後者對於從全球央行到美國地區性銀行和跨國企業等所有主體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面對頑固的高通脹,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消費者支出表現出驚人的韌性,以至於經濟學家和交易員不得不一次次撕毀他們的增長放緩和降息預測。然而,裂痕已經開始顯現。先是美國人拖欠汽車貸款的情況增多,接著信用卡違約率達到了至少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30天、60天和90天逾期的債務比例都在上升。

也有跡象表明,消費者在承擔BNPL債務方面也遇到了困難。哈里斯民意調查(Harris Poll)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使用BNPL服務款項的人中,有43%表示還款逾期,28%表示因在這些平臺上的消費而對其他債務違約。

對於昆蘭來說,一個主要的擔憂是經濟專家們被“消費者數據的表面平靜所麻痹”。在接受採訪時他說:“人們需要更加警惕BNPL的風險。”

Harris Poll上個月進行的一項調查提供了一些關鍵線索,揭示了美國人如何使用BNPL。將大額支付拆分爲小額刺激了更多的消費。

6_2405081725295041.pngBNPL調查結果

超過一半使用BNPL的受訪者表示,這使他們能夠購買超出負擔能力的商品,而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同意他們在BNPL上的消費“失去控制”的說法。哈里斯還發現,23%的用戶表示如果沒有分拆付款,他們負擔不起大部分購買的商品,而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是在信用卡刷爆後轉向這些服務的。

調查結果還顯示,對於超過三分之一的用戶來說,支出已超過1000美元,並非完全用於大額物品。近一半使用BNPL的用戶表示,他們開始或考慮使用它來支付賬單或購買必需品,包括雜貨。

到目前爲止,美國出現的消費者困境小範圍現象被歸咎於經濟兩極分化,其中工薪階層美國人努力維持生計。但調查發現,中產階級家庭也在依賴BNPL。在家庭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人羣中,約有42%表示在BNPL付款上逾期或違約。

斯坦福商學院會計學教授埃德·德哈恩(Ed deHaan)表示:“BNPL實質上讓人們越挖越深的信用洞,爬出來也會越來越難”,他補充說,“當缺乏透明度時,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