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信心十足!美銀:誤讀數據的人才會對美國經濟感到擔憂

美國銀行並不擔心迫在眉睫的滯脹後果,並表示,一些人最近對美國經濟的焦慮實際上是因爲誤讀了數據

今年4月,美國第一季度GDP低於預期,而通脹數據同時超過預期,由此引發了恐慌,這爲可能出現的滯脹敲響了警鐘,滯脹是一種不受歡迎的發展,即在經濟降溫的情況下,通脹持續上漲,這種情況最終可能比衰退更糟糕。

但美國銀行對數據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發現這些擔憂是沒有根據的。它以2022年的滯脹期爲基礎進行比較,在這一時期,由於疫情後的供應衝擊遠遠超過需求,通脹率大幅上升。

該行在週四的一份報告中表示,“GDP的下降是由貿易和庫存推動的,與PCE通脹相關的消費者支出在過去5個月中有4個月表現強勁。”

換句話說,美國本輪通脹的催化劑與以往不同,而且並沒有那麼不祥,因爲它們是由需求驅動的。當然,通脹是在上升,但這是因爲消費者強勁,而在滯脹時期通常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報告強調,推動這一趨勢的可能因素有幾個。這些因素包括不斷擴大的勞動力帶來的總收入增加,以及隨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人們在服務上的消費意願增強。美國銀行預計目前的趨勢不會在短期內減弱,稱“支出彈性增長的大局應該不會改變。”

此外,該行指出,需求驅動的通脹實際上使美聯儲更容易評估未來的政策路徑。美銀表示,雖然供應衝擊往往會讓美聯儲陷入困境,但美聯儲實際上歡迎需求中斷,因爲他們能夠通過貨幣政策決定有效地應對需求中斷。

不過,摩根大通CEO戴蒙表示,巨大的價格壓力仍在影響著美國經濟,這可能意味著利率將在比許多投資者預期的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他稱,“許多通脹力量就在我們面前。”

戴蒙列舉了與綠色經濟、基礎設施支出和鉅額財政赤字相關的成本。不過,他說,地緣政治可能是明年主導經濟的決定性因素。戴蒙幾個月來一直警告說,通脹可能比許多投資者預測的更加頑固,並在致股東的年度信中寫道,摩根大通已準備好接受2%至8%的利率,“甚至更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