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手指”帶崩歐股後,花旗領7800萬美元罰單!

週二,花旗集團因“胖手指”交易失誤被英國監管機構處以7800萬美元的罰款。據悉這是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英國對違反控制措施開出的最大罰單之一。

圖片來源: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截圖

事情要回溯到2022年5月,當時這一失誤引發歐洲股市閃崩,市值一度蒸發3220億美元。OMX斯德哥爾摩30指數遭遇了長達五分鐘的拋售,並波及巴黎至華沙的各大交易所。據外媒報道,這筆交易是爲了對沖該銀行對MSCI全球指數的風險敞口。

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FCA)在其官網發佈聲明稱,2022年5月2日,花旗集團在倫敦的一名交易員打算出售價值5800萬美元的一籃子股票,但在輸入指令時犯了一個輸入錯誤,導致創建了價值4440億美元的一籃子股票。

花旗的交易系統發出警告,阻止了大部分交易的進行,但並非全部,其中約有14億美元的交易得以執行,導致歐洲各交易所的歐洲股票大量拋售。

英國審慎監管局(PRA)週三表示:“交易失誤的直接原因是交易員的手動輸入錯誤。該錯誤不是由花旗負責實時監控交易的風險部門發現的,而是在交易進入系統約15分鐘後由交易員發現的。”

花旗的另一個團隊正在考慮如何處理當天的責任認定。該行的算法服務檯通常負責監督內部執行的實時監控,但由於當天有員工休假,這些職責被移交給電子執行臺。

當交易員第一次輸入錯誤交易時,他收到了711條警告信息。但他很快就解除了他所能解除的警告,訂單于上午8點56分下達。交易開始在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瑞士的交易所進行,引發歐洲指數突然下跌。花旗集團內部的高管們對這一下跌感到困惑,並諮詢新聞通訊社,試圖找出背後的原因。直到到上午9點10分,這名交易員才取消訂單。

電子執行臺當天收到了數百條有關錯誤交易的警報,但未能上報。另一個名爲電子交易風險和控制團隊的團隊也將事件反饋給電子執行臺,但直到9點31分才上報。

FCA在其最新聲明中指出,花旗集團的系統設計存在缺陷,實時監控機制“無效”,導致錯誤交易得以通過。

花旗的系統針對這類錯誤交易有兩道防線:軟屏障和硬屏障。該行爲設置了一系列門檻,如果交易觸發了其中一個,就會出現彈出窗口。軟屏障可以被取消,但硬屏障不可以。

考慮到疫情期間波動加劇的時期,花旗集團提高了其中一些門檻。但兩年過去了,它並沒有重新設定這些限制。

正是硬屏障阻止了一些錯誤交易的進行。但英國監管機構週三指出,在美國,花旗自2013年以來就制定了一些規則,阻止所有錯誤交易通過。

花旗沒有對監管機構的調查結果提出異議,並同意和解指控。該行表示很高興能解決此事,“此事源於個人失誤,幾分鐘內就發現並糾正了。我們立即採取措施加強我們的系統和控制,並繼續致力於確保完全遵守法規。”

除了英國監管機構罰款7800萬美元外,花旗還因這筆交易損失了約5000萬美元,使得這筆“胖手指”交易的總成本達到了約1.3億美元

此次處罰對花旗由法特爾·貝爾巴奇爾(Fater Belbachir)領導的股票交易部門來說是一個打擊。該部門多年來一直試圖提升股票交易的排名,但仍然遠遠落後於高盛和摩根大通等競爭對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