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長繼續暗示:仍有加息空間!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及其副手錶示,既然日本已經擺脫了0%的通脹標準,就有逐步提高利率的空間。

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週一在日本央行年度國際會議上發表講話說,“雖然我們仍面臨將通脹預期控制在2%的巨大挑戰,但我們戰鬥的終點已經在望。”他指的是日本央行克服通縮的使命。

早些時候,植田和男承諾,日本央行在擺脫零通脹預期方面取得進展後,將“謹慎行事”。這位央行行長在會議的開場白中也提到了避免利率過低而失去效力的必要性。

日本央行兩位最重要的政策制定者的言論突顯出,日本央行最近關注的是隨著物價趨勢改善而調整刺激水平,而不是通過大規模貨幣寬鬆來改變通縮行爲。

截至4月份,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連續25個月保持在或高於日本央行的通脹目標。由於日本央行的基準利率爲0%-0.1%,外界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加息。

另外,日本央行前官員Masai Takako認爲,如果經濟狀況保持正常,日本央行今年有將利率上調至0.5%的空間。

內田概述了行爲的變化,表明消費者和企業不再期望價格保持不變。他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相信他們可以在不失去客戶的情況下提高價格。他說,在其他正在發生變化的規範中,工人越來越不可能接受以較低的工資漲幅換取工作保障。

內田說,在過去的25年裏,日本曾有過結束通貨緊縮的希望,但最終都以泡影告終,而“這次不同”。

儘管上述言論暗示日本央行正在爲進一步加息奠定基礎,但植田警告稱,日本利率在這麼長時間沒有重大變化之後,很難評估利率對經濟的影響,以及中性利率可能是什麼。

他說,未來的挑戰是需要將通脹預期穩定在2%。

泰勒規則的創始人應邀在會議上作主旨演講,該規則根據最低失業率和增長潛力等特定假設,預測穩定經濟所需的利率水平。

植田表示,這一規則“始終”在央行官員的腦海中,而該模型的結果因前提而異。

泰勒法則是衡量央行政策制定的普遍標準,包括日本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Toshitaka Sekine在內的日本央行觀察人士認爲,這是預期利率將上升的一個關鍵原因。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