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長的潛在人選:今年可能會再加息兩次!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伊藤隆敏表示,日本央行今年可能會再加息兩次,但他認爲日本央行應避免直接回應日元疲軟的問題。

伊藤週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利率有可能先上調至0.25%,然後再調至0.5%。日本央行正處於一個既不太快也不太慢的加息週期中。如果通脹率達到2%,利率自然應該朝著2%的方向調整。”

伊藤去年曾被提及作爲日本央行行長的潛在人選,他的言論凸顯了日本央行採取略顯鷹派政策立場的風險,這比多數日本央行觀察家目前預期的更爲激進。大多數人預計,在3月份日本央行17年來首次加息後,央行還將在目前0%至1%的區間上再進行一次加息。

儘管有猜測稱,由於日元疲軟,日本央行可能會更快採取行動,但伊藤反對此類做法,稱這可能會爲未來帶來更多麻煩。

伊藤說:“要想將日元匯率推高至135,利率需要提高多少?提高一個百分點是不夠的。如果日本央行加息兩個百分點可能會奏效,但這將對日本中國經濟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週四早間,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57.71的四周低點,跌破了引發最新一輪疑似干預的水平。伊藤曾在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擔任最高貨幣官員時與其共事,他表示日本4月29日和5月2日的潛在干預行動很成功,因爲它們阻止了貨幣匯率突破關鍵的160門檻。

鑑於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下一次政策會議將按兵不動,焦點將集中在對債券購買操作的微調,或是預示量化緊縮的言論上。一些經濟學家認爲,日本央行這次可能會決定將購債步伐從每月約6萬億日元(380億美元)放慢,以減輕對日元的壓力。

伊藤說:“我不確定量化緊縮是否是需要聲明的事情。日本央行可能不會像美國那樣宣佈每個月減少多少,他們可能考慮靈活改變購買量,而不拘泥於6萬億日元這個數字。只要日本國債收益率沒有劇烈反應,他們就希望減少購買量。”

伊藤表示,日本國債收益率逐步升向1.5%不會對經濟整體造成重大問題。

伊藤表示,日本央行實現政策正常化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通脹問題。即便在日本長期存在的無通脹及工資增長停滯心態已發生轉變的當下,日本央行仍在努力提升公衆預期,使之與2%的通脹目標相適應,伊藤提到,在經歷了長期通縮後,依然存在下行風險。

伊藤說,“服務業價格,如租金,還沒有大幅上漲,對於至今爲止一直不動的服務業價格是否會真的上漲,我還沒有完全信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