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戰術有變?日本的套路越來越不可測!

日本本月多次被懷疑干預外匯市場以支撐日元匯率,這凸顯出當局對日元貶值給家庭帶來的進口成本上漲的痛苦感到不安。

目前官方尚未證實他們是否介入,下文解釋了日本當局的干預策略以及此舉對日本貨幣政策可能意味著什麼。

當局爲什麼要介入?

在疑似干預行動之前,日元兌美元匯率一直在160的38年低點徘徊,這讓決策者越來越擔心,進口成本的上升可能會損害疲軟的私人消費。

在預計於9月舉行的執政黨領導層競選之前,日元疲軟已經對岸田文雄首相的支持率造成了影響。

如果對日元的貶值置之不理,就有可能給市場留下當局會對不符合基本面的投機行爲視而不見的印象。

這次有什麼不同?

與以往通常在日元急劇下跌時進行干預不同,日本7月11日的疑似干預是在美元已經因美國通脹數據疲軟而下滑時進行的。

這表明當局試圖在市場風向已經有利於日元時抓住時機。美聯儲近期降息預期的升溫也會讓日本認爲,日元兌美元匯率的進一步下跌並不反映基本面,因此有理由進行干預。

一些分析師說,策略的改變可能是爲了讓市場猜測當局何時會再次介入。最高貨幣外交官神田真人說,判斷日元走勢是否過度沒有固定的時間段。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日本對日元兌歐元進行了匯率檢查,這也令市場感到恐慌,因爲當局很少對歐元進行干預。

底線在哪裏?

當局表示,他們心中沒有具體的匯率水平。但交易商估計,160是日本的底線,跌破此處則會增加干預的可能性。

例如,在4月29日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60.245的34年低點之後,當局在4月底和5月初花費了9.8萬億日元(627億美元)干預外匯市場。

此後,日元兌美元匯率在7月3日跌至161.96的38年低點,上週疑似的干預行動又將其拉回160一線以下。

什麼因素能引發更多的干預?

日元疲軟導致進口成本不斷上升,這有可能破壞日本推動經通脹調整後的工資增長轉爲正值並提高家庭購買力的努力。

如果公衆對日元疲軟造成的通脹影響的憤怒加劇,就會對當局施加更大的政治壓力,迫使其再次出手阻止日元貶值。

新的領導層會帶來什麼變化?

衆所周知,現任最高貨幣外交官神田曾在2022年和2024年領導過大規模的干預行動,他曾積極警告市場不要推低日元。

神田的任期將於7月結束,繼任者是三村淳,他是金融監管領域的資深人士,對貨幣政策的看法鮮爲人知。

日本的匯率政策很可能在新任最高貨幣外交官的領導下保持大體不變。不過,溝通風格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爲一些就任者往往會比其他屆更明確地向市場發出警告。

最近的干預會如何影響日本央行的政策?

對於日本最近的入市干預行爲會如何影響日本央行在7月30-31日的利率政策決議,市場意見不一。

日本央行可能會感到壓力,從而不得不配合政府,通過量化緊縮和加息的雙重鷹派政策突襲來減緩日元的跌勢。

但這樣做可能會給市場造成一種印象,即日元走勢是其利率決策的關鍵驅動因素。這是日本央行希望避免的,因爲這有悖於央行不把貨幣政策作爲直接控制貨幣走勢的工具的規定。

分析師說,如果最近的干預行動成功扭轉了日元的疲軟趨勢,這可能會讓日本央行在確定下一次加息時機時有更大的靈活性。

在日本,由財務省決定是否干預貨幣市場,而央行充當其代理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